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员和入住老人一起包饺子过春节。
每年除夕是千家万户团圆的日子。然而,受种种因素影响,总有一些老人不能和家人一起共度佳节。2月7日上午,记者专程来到九里沟附近的市老年公寓,生活在这里的400多位老人大部分没有回家过年。为了让这些老人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年味,市老年公寓的工作人员精心准备,与没有回家的老人共同度过一个温暖的猴年春节。
老年公寓年味浓
沿着三清路南侧的一条水泥路走进市老年公寓,刚进大门就听见宽敞的大院里回荡着《春节序曲》的旋律,树干上也被工作人员裹上了紫红色的围裙。
从早上8点钟开始,就有不少家属驾车或租车接老人回家吃年夜饭,南楼门前过道上的车辆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身穿红马甲,拿着刚剪好的窗花来到一楼大厅,准备贴到玻璃门上。此时,大厅里传来了动听的钢琴声。“每年春节,老人的情绪都会有一些波动。为了不让他们感到孤单,公寓专门安排了一些节日活动。”公寓负责人付林告诉记者,这几天有两批志愿者到这里跟老人一起包饺子,除夕的时候,公寓的工作人员要到每个房间去给老人拜年;同时,还要给在这里过春节的几位老寿星磕头祈福。
中国的传统春节,人人都喜欢热闹,生活在市老年公寓的老人也不例外。一大早,他们就穿上了新衣服,三五成群到楼下的花园里散步,或是聚在一起打牌聊天。“我早上系了一条红围巾,马霞院长穿了一件红大衣,后来才发现老人们穿得比我们还要鲜艳。”付林说。
贴心呵护老寿星
在市老年公寓二楼护理区,记者见到了104岁的老寿星洪文芳。这位来自阜南县中岗镇的老人去年因为摔伤了胯骨,从一楼普通宿舍搬进了更加温暖的二楼护理区。
由于伤势目前还没有康复,洪文芳老人大部分时间只能坐在床上,见到公寓工作人员来到窗前,老人一把拉住她们的手久久不愿松开,嘴里还连声说着感谢。“二楼护理区比一楼更加温暖,24小时都有专人陪护。”付林介绍说,老人摔伤之前,生活完全能够自理,去年还经常推着坐轮椅的老人到食堂去吃饭。现在由于活动量小,住在一楼的普通宿舍不太方便,公寓工作人员就把她搬进了二楼护理区。考虑到老人家庭较为拮据,公寓还给她减免了一部分护理费,让她安心在这里养老。
“这些老人家过年就念着一顿饺子,我们根据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给他们准备了不同肉馅和素馅的饺子。”付林说,对于一些只能吃流食或者是插管喂食的老人,工作人员会把饺子先端给他们看一眼,打碎以后再喂给他们吃。
让老人感到温暖
在老年公寓北楼306室,来自颍泉区宁老庄镇的退休教师牛聚英老人已经卧床多年。听到有人进入病房,这位患有老年痴呆症的老奶奶小声喊道,是不是没人要我了?话音未落,护士胡雪萍就走到老人床边轻轻说:“牛老师,我们都要你。”
“牛老师是位老党员,清醒的时候经常教育我们要听党的话。”胡雪萍告诉记者,老人十多年前就住进了老年公寓。一年前,她的病情开始恶化,很快从南楼搬进了北楼。为了让老人找到精神寄托,公寓专门为她制备了一面党旗,贴在老人床里面的墙上,方便她躺在床上就能看到鲜艳的党旗。这段时间,老人的病情一直不太稳定,时而清醒时而糊涂,不过,只要有人喊一声牛老师,她都能非常响亮地答应。在万家团圆的春节,这种交流在常人看来虽然有些简单,但对于牛聚英老人来说,却是她获得存在感的重要支撑。
记者采访了解到,市老年公寓北楼现在一共生活着49位老人,由于这些老人多数患有严重的疾病,临终关怀成了日常护理的主要工作。“入冬以来,经常有老人在这里去世,猴年春节对一部分老人来说可能是最后一个春节了,让他们感受到温暖是我们的责任。”老年公寓负责人付林说。
新闻推荐
本报讯(通讯员 郑刚)日前,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公告,正式批准由阜南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起草、编制的《爱宕梨生产技术规程》为安徽省地方标准。 爱宕梨又名晚秋黄梨,具有广阔的国内外市场...
阜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南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