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慧教孤残儿童学习弹琴。
“和这些孩子在一起让人感觉非常温暖。”18岁的张晓慧是阜阳市福利院的一名教师。她面对的是一群折翼的天使,这些孩子身患各种疾病,且被亲生父母抛弃。作为孩子们的老师,不仅要教他们知识,还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关爱他们。在教师岗位上,张晓慧扮演着孩子们的老师、姐姐甚至妈妈的角色。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眼都是小星星。”采访当日,张晓慧手舞足蹈,一字一句地教孩子们唱《小星星》。孩子们有的做着手势、有的打着拍子,咬字不清,动作不齐,但非常认真。
张晓慧今年18岁,从幼师专业毕业后,她就来到了市福利院任职,几乎每个工作日都是与这些孤残儿童一起度过的。
市福利院的孤儿大多身有缺陷,患有脑瘫、唐氏综合症等各种疾病,张晓慧教授知识时,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很多时候,教会了一个字,第二天又忘记了,张晓慧还得重新来过。大家完整地唱会一首儿歌,最少要半个月时间。
刚成为老师的时候,为了更拉近自己和学生的距离,张晓慧带来一些糖果、饼干、小玩具,送给孩子当礼物。为了更方便地照顾学生,中午休息时间,张晓慧就在学校度过,给孩子喂饭,哄他们睡午觉,和学生同吃同住。如今,照顾学生的基本起居已经成为她生活中的一部分。大到孩子生病,小到头发乱了、衣服皱了,她都要管,即便是有时候,孩子把排泄物弄得满裤子都是,她还是会忍着恶臭帮孩子换洗衣物,安抚孩子的情绪。
对于处于花季年龄的张晓慧来说,很多事情是从来没有过的经历。“有时孩子叫我妈妈,有时叫我阿姨。刚开始听起来有些不适应,现在听到他们这样喊我,既自然又幸福。”张晓慧说,孩子给了她很多温暖和感动。“傍晚回家时,有的孩子走到大厅,在护栏上和我招手说再见。第二天一来到学校,他们就扑到我的怀里。”张晓慧说,这些拥抱、笑脸和一声声呼喊,成为她做一名特教老师的最大幸福。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 任秉文)3月26日,阜阳市民办博物馆“文德堂艺术博物馆”对外开放。 据了解,“文德堂艺术博物馆”坐落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永安花园,建筑面积609平方米,其中展馆面积500平方米,有...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