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冯启俊/文 特约摄影 卜光辉
寒冬时节,记者走进颍东区口孜镇洪阳村,只见道路整洁、绿树成行、生机盎然,农民在蔬菜大棚里忙着采收储运,村里便民服务中心、幼儿园、小学等公共服务设施一应俱全,村民说起村里的变化无不点赞……
这个地处“三湾”洼地的小村庄过去是个贫困村,2016年才脱贫“出列”,今年又将申报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通过推进产业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洪阳村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外表光鲜,更让群众生活舒坦。
完善配套服务让农村能留住人
屋外寒风呼啸,室内温暖如春。在装饰得红绿缤纷的教室里,孩子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唱歌跳舞。来到洪阳村的幼儿园,很难想象一个小村庄能拥有这样现代化的幼儿园。
“幼儿园面积1600平方米,现有214名学生,都是村里和周边村民的孩子。”业务园长卢明珂告诉记者,她是本村人,毕业于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看到村里办起了档次不低的幼儿园,她毕业后就直接回到了村里。
保育费加上伙食费,每个孩子一学期收费2000元。尽管收费不低,村民还是愿意把孩子送进来。“现在,农村人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以前有很多在外打工的村民,因为村里学校不好,就把孩子带到城里上,成本更高。”村党总支书记王永兴说,对经济困难的贫困户,孩子上幼儿园,由村里补贴一半学费。
“前段时间我们组织了一次摸底调查,村里学龄前儿童几乎都进园了,没有不上的。”卢明珂说,幼儿园的孩子80%是留守儿童,把村里幼儿园办好了,也解决了村民的一个大难题。
“以前,农村的一些房子建得漂亮,但没有公共服务,教育医疗都要到城市,农村当然留不住人。”王永兴曾经在城里做过生意,非常了解农民外出的顾虑和期盼。在他看来,提供高质量的公共服务,农村才能避免“空心化”,成为农民始终眷顾的家园。
“不仅是幼儿园,我们村的小学是区级花园学校,正在兴建的养老院也是按高标准建设的,很快就要投用。”王永兴介绍说。
对接实际需求农民有了更多获得感
记者在村民王芳龙家看到,290平方米的两层小楼内,卧室、厨房、卫生间装饰得虽然简单,但各种设施应有尽有。“物质文明看厨房,精神文明看厕所”。走进老王家的卫生间,地面和墙上铺设了洁白的瓷砖,洗手柜、冲水马桶、热水器一样不少。
由于老两口身患疾病,这个几年前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在2016年实现了脱贫。“脱贫不脱政策。这两年,我们享受的扶贫政策,每年有一两万元的收入,手里越来越宽裕了。”王芳龙掰着手指头算道:每个月,他的公益保洁岗位收入500元,家里光伏发电收入240元,低保两口人600多元;2亩地入股扶贫项目去年分红3000多元,还有3亩地,吃的粮油也够了……
走进洪阳村的一个个农家别墅,村民言谈之间,处处流露出这样的幸福感。美丽乡村建设更加注重对接群众的实际需求,让农民对乡村建设有了更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来到村民王汝利家,院内整洁清爽,两层小楼高大气派。在一楼客厅的液晶电视前,老两口正带着孙女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和以前的村庄相比,现在的条件好太多了。我看,城里的小区也不抵俺们村。”王汝利笑着说。
王汝利今年77岁,小儿子在阜阳城做生意,已在城市买房安家。“俺去看了,城里的房子一点点个大,还要好几十万元呢,哪比得上我们农村的房子宽敞!”老两口说,现在村里不仅家家户户住上了楼房,路也修好了,环境也美了。“学校、养老院就跟城市一个样,俺不羡慕城里!”
目前,洪阳村中心村已经入住2000多人。在近年来的新村建设中,配套建设了乡村道路、自来水、路灯、绿化等基础设施,村民家中通了自来水、有线电视、宽带网络,商业、卫生室、活动广场一应俱全,成为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型农村小区,让村民有了满满的获得感。
村支书王永兴说,关注农民的期盼和意愿,营造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居住环境,给农民提供完善的生产生活条件,美丽乡村才能有活力、有吸引力。
“面子”更光鲜“里子”更实惠
王芳龙所说的土地入股扶贫项目,指的是村里引进的芦蒿种植项目,贫困户以土地入股,年底根据赢利情况分红。近年来,洪阳村先后发展了芦蒿种植、中药材种植、泥鳅养殖等特色种养业,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产业支撑。
“今年,我们将申报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财政支持的600万元已经批了下来,年前挂网招标,马上就要组织实施。”王永兴告诉记者,利用财政专项资金,今年洪阳村将开展绿化提升、立面整治、污水处理厂建设等,进一步提升建设档次,让美丽乡村的“面子”更光鲜、“里子”更实惠。
新闻推荐
严惩不贷阜阳一名男子在加油站内吸烟被制止后,赌气将烟头扔向了加油机。这一危险举动吓坏了加油站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迅速踩灭烟头,这才避免酿成大祸。日前,该男子被行政拘留5日。刘某是阜阳市颍东区...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