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背着二三十斤重的仪器一口气就能爬15层楼;他们手持“烟枪”守护蓝天,无论寒冬酷暑都奋战在监测大气污染第一线,每年采集上报1000多个数据。他们就是市环保局环境保护监测站废气监测员,专门采集工厂排放的废气,任何超标排放行为都逃不过他们的法眼。
当废气监测员,先得战胜恐高
近日,记者跟随市环境保护监测站监督监测科科长黄锋的监测团队,来到阜阳华润电力有限公司进行废气监测。这个团队共有7人,其中有2名高级工程师。
监测人员从车辆上拿下红外烟气综合分析仪、便携式大流量低浓度烟尘自动检测仪等10个检测箱和长达3米的“烟枪”。
华润电力的大烟囱高达210米,监测平台在烟囱离地约55米高的位置。经过短暂休整,监测人员在黄锋的带领下,各人按照分工,分别拿起一个重约20斤左右的检测仪器开始爬塔。钢筋焊接的梯子十分陡峭,坡度近乎90度,顺着烟囱内部盘旋上升。梯子两侧,仅有两根钢管作为防护栏。
记者跟随监测人员爬到44米高的CEMS自动检测小屋,已紧张得满头大汗。上不见顶的烟囱内部和悬空的脚下,让人不寒而栗。
“参加锅炉废气监测工作,首先得练胆量。”黄锋说,高空监测对人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要求很高,因为安全来不得半点马虎。
战严寒冒酷暑,会一直战斗下去
到达监测口后,工作人员安装调试好设备,并将烟气枪与监测设备连接调试好。
随后,工作人员把烟囱上的废气采样孔打开,将采样管插入并堵住出气口。在监测设备上,实时显示出此时的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指标。
采集工作看似简单,却非常考验耐心,因为要连续进行。为了保证数据的严谨性,每采集一个样本都要花费1到2小时的时间,需要连续采集3次样本。
当记者抱怨采集环境艰苦时,黄锋笑着说:“除了爬楼梯有点累以外,这里的工作环境算是好的了。”
这个采样点位于主烟囱内部,不受风吹日晒。而绝大部分企业的烟气采样点都位于室外高空,夏天天热时烟囱内部温度高达100多度。虽然经过隔热层,但采集人员脚底下的温度和头顶的烈日曝晒,一天下来感觉人都被晒干了;冬天凛冽的寒风直往衣服缝里钻,监测人员却要在几十米高的烟囱平台上,连续工作5至6个小时。
目前,他们主要对全市9家国省控废气重点源进行监测,虽然其中5家企业有了自动监测设备,但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有效,他们每个季度还是至少要到现场采样一次。如果监测出废气排放不达标,环境监察执法部门将予以处罚并责令工厂限期整改。
这样每天爬上爬下的工作,黄锋已经干了近20年。采访快结束时,他说:“早已经习惯了,也不觉得有多辛苦。只要身体条件允许,工作需要,还会一直战斗下去。”
颍州晚报记者 杨治好 通讯员 闫伟/文 王彪/摄
新闻推荐
阜阳商厦菜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将为省内32所高校食堂供应农产品
近日,记者从阜阳商厦菜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了解到,该公司日前与安徽财贸职业学院签署了农产品采购协议。标志着,协议期间该校食堂中的农产品将全部由阜阳商厦菜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提供。据了解,这已经...
阜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阜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