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燕 通讯员 叶陆苗 余波 近日,记者刚走进颍泉区伍明镇袁寺村的产业扶贫基地,就听到“咕咕咕咕”的鸡叫声。“去年依靠区里的扶贫产业资金,我们镇集中力量在这里建设了一个产业扶贫基地,并将其托管给多多利公司,当年,就有7个贫困村每村获得了5万元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帮扶成效明显。”伍明镇党委书记韩贵武介绍,近期,将再投入两个立体化鸡舍,扩大养殖规模。这些固定收益,都将用于群众期盼解决的民生好事、实事。
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加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2016年11月,颍泉区政府决定在全区24个贫困村建设村级产业扶贫基地。为了能真正发挥产业扶贫基地的效能,该区引导安徽多多利农业科技公司参与其中。对24个贫困村进行走访后,最终18个有意愿的贫困村与多多利公司建立合作关系。
“政府投入200万元建设产业扶贫基地,为我们企业发展节省了投资建设成本。”多多利公司负责人薛利告诉记者,他们依靠立体化、自动化养殖模式,帮扶贫困村发展蛋鸡养殖,实现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伍明镇的这个占地1000平方米的产业扶贫基地,可以养殖3万只蛋鸡,正常情况下,一年可获得利润50万元。”
事实上,多多利公司的加入,不仅实现了自身和贫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共赢,还带动了周边不少贫困户走上了增收致富路。
“我和老伴之前也养过鸡,也不懂啥技术,就靠摸索着来,效益一直不高。听说多多利要在镇里建扶贫基地,发展蛋鸡养殖,我主动申请加入。”伍明镇贫困户章玉侠告诉记者,在多多利公司的帮扶和带动下,她掌握了立体化、自动化养殖技术,目前能轻松养殖3000只蛋鸡。此外,借助多多利公司的担保,她从银行贷款30万元,以入股的方式加入多多利公司。如今,章玉侠老两口不仅每月能从多多利公司拿到5000元工资,要是赶上好行情,等一年半后蛋鸡到龄淘汰,他们还可以从公司获取10多万元的分红。
“之前听薛总说,这些蛋鸡养得好,年收入得有十几万元,我们还不相信。不过,后来看着每天产出的鸡蛋,我们心里就有了谱。”章玉侠笑着说,养殖蛋鸡的信心越来越足,她和老伴想着不仅要脱贫,还要通过努力致富奔小康。
据了解,依靠产业扶贫基地带动,2017年多多利公司已帮助25个村实现了村有集体经济收入,带动近千名贫困户就业增收。今年,该公司还将继续实施这一帮扶模式,争取再带动17个贫困村发展集体经济。
新闻推荐
影迷们,福利来了。爱情喜剧《超时空同居》和国外惊悚片《寂静之地》,今日将在阜阳大戏院放映。电影《超时空同居》讲述了一...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