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阜阳新闻 > 正文

管网大清淤排水更通畅

来源:阜阳日报 2018-05-24 01:03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任秉文 在阜城,有这样一群人:每到汛期来临前,他们都会拿着工具,将窨井盖内的垃圾、淤泥打捞出来,有时还深入井下作业、打捞淤泥,他们被称之为“地下工作者”,也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城市管网中的“穿山甲”。

清除淤泥确保排水畅通

“每年的五六月份,都是阜城集中清淤的时间。”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之所以选择在这个时间段集中清淤,一方面是为了排查隐患,确保阜城安全度汛;另一方面,也是这个城市每年都做的市政管网维护工作。

在阜颍路、颍河西路、河滨东路、颍上路……最近一段时间,行走在路上,随处可见市政工作人员作业。他们或是携带工具将窨井盖打开,将垃圾、淤泥打捞出来;或是深入井内,在井内作业清淤,然后将淤泥装车运走。

“很多市民觉得奇怪,去年明明清淤过了,为什么今年还要清淤?”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相关工作人员表示,清淤,是为了城市下水管道的通畅,即便没有汛期,也必须要清淤。所以,即便不在汛期,每天,市政工程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也会上路巡查,目的就是及时清淤,让城市地下管网始终保持通畅,确保城市的排水与安全。

据介绍,阜城每条路的下面都铺设有市政雨水管道,这些管道一旦出现淤塞,影响下水道正常排水,就会造成路面积水。如果不赶在汛期之前,将全市所有的管道都清淤一遍,就有可能造成汛期某一段路排水不畅、进而影响市民正常生活。

“清淤工作很辛苦,但我们并不为自己叫苦,只是希望大家能够多理解一些。”市市政工程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清淤时,他们最怕两种地方,一个是建筑工地,那里经常会将泥浆冲进管网,既沉又重,很难清理;另一种是饭店周围,很多剩菜废油倒进了雨水道,进入了管网,不仅味道难闻,清理更是困难。

在市政工程管理处的微信工作群中,记者看到各个地方的市政工作人员在路上巡查反馈回来的照片,很大一部分的管网淤塞,是由于上述两个方面原因造成的。“当前,阜阳正在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我们也希望大家都能够讲文明、守规矩,为我们的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减少市政工人的劳动量,让大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清淤中,更好的确保城市排水畅通、市民生活方便。”市政工程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排除积水他们紧急迎战

去年6月9日晚至6月10日,阜阳市普降大到暴雨,降雨强度达到30年一遇标准,阜阳市各个地区,市政道路均出现严重积水。究其原因,主要是降雨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城区雨水管网系统不完善,部分道路排水无出路;老城区现状还存在很多棚户区,管道不配套、设施标准低,难以进行改造,汛期易积水;部分开发商在施工期间将未经沉淀的泥浆水排水市政下水道,造成管道堵塞,清淤困难;保洁部门杂物堵塞落水口、落水口清理不及时等。

为了确保今年汛期阜阳市不再出现类似情况,日前,《阜阳市城市排水与暴雨内涝防范应急预案》正式出炉,其中既明确点名了阜阳市目前存在的短板,也对如何弥补这些短板提出了明确要求。

按照有关要求,阜阳市明确,区管道路、小街巷由属地政府组织疏浚、清淤;小区内排水管道由属地政府指令小区管辖单位如物业管理公司,小区居委会等负责,并派人检查清淤情况。市本级未移交的道路由市重点局负责清淤、疏通。河道、沟塘清淤,清理违章建筑,清理河道内垃圾、杂草漂浮物等障碍物(主要是城区内河道)由属地政府负责,汛前检查河道有无阻塞,填占情况,并及时清淤、疏通。泵站检修由泵站管理单位负责。

为切实做好今年的城区排水防涝工作,市政工程管理处日前成立了道路积水排查组、应急抢险突击组,确保随叫随到、急时抢险排涝。此外,阜阳市还对城市河道的清淤、护岸加固和水闸的启闭工作等进行了安排部署,确保汛期排水通畅。

新闻推荐

阳光见缝插针快洗衣服晒被子

核心提示凉爽的连阴雨天气之后,今日阜阳市迎来阳光普照,午后气温将明显抬升。不过,这场阳光并不能持久,预计明日后期阴雨天气...

阜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阜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管网大清淤排水更通畅)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