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潘金铭 城市生活中,养狗已成为很多人的习惯。然而,养狗在给主人带来情感慰藉的同时,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噪音污染、安全隐患,既容易给他人造成麻烦和伤害,也给市容管理带来新的难题。市民不堪“狗患”困扰
“我以前经常把被子和衣服拿到顶楼去晒,但自从今年新来了一户人家,把狗放到顶楼上养,粪便拉得到处都是,严重影响了大家的生活。”家住阜城易景国际小区的周女士抱怨说,狗身上都是寄生虫,既不卫生,也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她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家里有小孩子,她很担心养狗会给孩子造成伤害,于是家里从不养狗,但她担心的事情还是没有避免,“我孙子喜欢在小区里跑来跑去,有次跑到别人家的院子门前,被突然跑出来的大狗吓得直哭。虽然那狗被关在院子里,但它体型很大,十分吓人,回家后安慰了好一会儿,我孙子才缓过神来。”
无独有偶,市民夏女士也遇到过类似困扰,“那天正在跑步呢,突然跑出来一条狗,上来就咬我的腿,吓得我不知所措。还好没咬破,只有几个牙印。”正在河滨路拦河坝上跑步的她,被吓得不轻。她告诉记者,坝子上每天早上遛狗的人很多,许多人都不拴绳,太不安全了。“这些人带宠物出来也不及时给它们清理粪便,有时候在坝子上散步,稍不留神就会踩到。”不只是路上,旁边的草丛、花园里到处都是狗的粪便,每当提到这些,夏女士就觉得很头疼。
城市养狗亟待规范
为此,记者专门到大街上对养狗的现象进行了调查。在步行街、文峰公园等公共场所走访时,常常见到市民带着大型犬上街不拴牵引绳、随处大小便等,当记者上前询问为何不拴绳时,得到的回答往往是:“我只是偶尔带它出来,大部分时间都把它关起来。”,或者是:“我看着它呢,不会咬人的。”但附近路人却表示,看到这种大型犬会很害怕,经过它时不自觉会离它远点,生怕它咬到自己。而事实上,烈犬一旦咬人还容易引发狂犬病,狗携带的狂犬病已经成为市民最大的安全隐患。据国家卫计委统计,位居死亡数前列的传染病分别是:狂犬病、肺结核、艾滋病、乙型肝炎和流行性乙型脑炎,而狂犬病例占中国内地法定报告传染病死亡数之首。狂犬病多发,主要因为有一部分宠物狗未注射狂犬疫苗。
至于在及时清理狗的粪便这方面,一些狗主人认为,拉在室外为什么还要处理,又不是在自己家里。还有一些养狗者认为,只要狗拉在草丛里,看不见就不会有影响了。
当然,也有部分养狗的市民比较注意环境卫生问题。喜欢养狗的闫女士告诉记者,她每次出门遛狗时,都会随身携带卫生纸和清洁袋,及时清理狗的粪便,“我在北京与合肥这些城市看到别人遛狗时都会随身携带这些清洁工具,于是也学着这样做。虽然身边的人这样做得不多,但我一直坚持这种做法,不给他人带来麻烦。”在她看来,一个人既然养狗,就要把清洁工作做好,不造成环境污染。
文明养狗 共建和谐环境
那么,城市到底应该如何文明养狗呢,有没有这方面的规范和规定呢?其实,早在2008年颁布的《阜阳市养犬管理暂行办法》中就有规定,市民养犬需要到公安局登记,办理养犬登记证,养犬人凭养犬登记证携犬到畜牧兽医管理部门批准的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犬只进行健康检查,注射预防狂犬病疫苗,领取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的犬类免疫证和免疫标牌。重点管理区内的犬只,必须实行圈(栓)养,不得散放。且重点管理区内的居民,符合养犬条件的,每户可以饲养1只成年体高不超过40厘米高的小型犬、观赏犬。
但在实际中,真正按照规定规范养犬的市民并不多。据市公安局治安支队负责人介绍,十余年来,阜阳市市民到公安局办理养犬登记证的人寥寥无几,虽然颁布了养狗管理规定,但在具体执行这方面并不如人意,看来文明养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目前,阜阳市正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提升市容环境是当前必须要做的工作,切实根除“狗患”必须多管齐下,物业管理、相关机构都要积极履行职责,在加强对市民文明养狗宣传教育的同时,加以处罚规范。同时,养狗的市民也应该做到自律,按照规定办理养犬登记证,按时给狗注射预防狂犬疫苗,出门遛狗携带清洁工具,及时清理粪便等。
新闻推荐
工商部门启动激光笔等商品专项整治行动 两天查扣不合格激光笔244支
本报讯(记者徐风光通讯员鲍方李砚秋)为进一步规范校园周边经营秩序,保障未成年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近日在全市范...
阜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阜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