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关加加 通讯员 孙存坤
近年来,颍上县委县政府积极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坚持“产城一体、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坚定不移地走“工业强县”之路,突出发展非煤工业。截至10月底,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29.6亿元,同比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8家,实现增加值45.5亿元,同比增长13.3%,该县工业经济已迈入跨越发展的快车道。近日,记者专访了颍上县委副书记、县长熊德超。
熊德超介绍,该县近年来围绕四个方面加快工业发展。一是突出特色,强力推进工业规模扩张。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延伸煤炭产业链条,规划建设刘庄煤矿矸石电厂、坑口电厂、煤电一体化项目,努力打造新型煤化工基地;突出发展非煤工业。二是做优发展平台,努力提升工业发展承载力。县工业园区规划面积3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0平方公里,“产城一体、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绿色园区初具雏形,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入驻企业145家,带动1.8万人就业。三是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今年新引进较大工业项目20个,引资额84.2亿元,工业发展后劲和活力逐步增强。四是做优服务,为工业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今年以来,为企业减免返还税收4547万元,兑现工业经济奖励资金470多万元;金融机构累计为中小企业融资贷款14亿元,其中非煤工业贷款投放8亿元。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颍上工业经济发展基础逐步巩固,发展潜力初步显现,但未来依然任重道远,我们将强化发展举措,开拓工业发展新思路。”熊德超说,下一步,全县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从四个方面,强力推进工业经济再上新台阶。
进一步提升招商引资水平。突出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以商招商,围绕国内外大企业、前沿产业、沿海转移产业以及工业园区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推动工业园区主导产业纵向延伸和横向配套。
进一步提升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突出扶优扶强,转变发展方式,一手抓招商引资新上项目,一手抓现有企业做大做强。
进一步提升园区承载能力。确立产城一体、超前投入的理念,积极化解土地、资金制约“瓶颈”,增强基础设施的配套能力和承接能力。
进一步推进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发展。加大对民营经济、小微企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宣传和落实力度,按照国家、省、市下达的专项资金,县财政按规定给予配套,专款专用,大力扶持民营经济和小微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切实发挥政策激励效应。
新闻推荐
阜海航[2013]10号一、施工时间:2013年12月3日至2014年6月3日。二、施工位置:沙颍河颍上段黄桥镇小集村;三、施工内容:颍上黄桥码头施工作业。四、施工水域:沙颍河颍上县黄桥镇小集村水域。五、注意事...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