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经

来源:阜阳日报 2013-12-21 10:42   https://www.yybnet.net/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经营农业”理念,紧紧围绕“规模、结构、转化、合作”八字方针,着力解决好“种什么、怎么种、卖什么、怎么卖”的问题,积极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百亿粮仓”向“千亿厨房”、农业大市向农业强市转变,农业农村发展活力迸发,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广袤的颍淮大地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

加快土地流转,农业迈向规模化

   【足迹】寒冬时节,颍东区枣庄镇连片日光温室建设现场,一辆辆满载着建筑材料的运输车来回穿梭,一个个钢架大棚在工人师傅的努力下雏形初现……

“第一批温室建成后将全部种植彩椒,产品主要出口到港澳台地区。”项目投资方安徽九龙仓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吕彬告诉记者,在区委区政府的支持下,企业今年在枣庄镇流转了1000亩土地,全部用来建设日光温室。

“每个温室造价约25万元,预计到明年上半年企业实际投资额将达到8000万元。虽说前期投资较大,但后期收益相当可观。”吕彬介绍说,以彩椒为例,每斤售价在20元左右,每亩地产量约为1.5万斤,收益可达10多万元,约是种植一麦一豆的百倍。

【盘点】今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意见》,从金融贷款、农业保险、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流转土地;建立健全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和土地纠纷调解仲裁机制;认真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等,有力推动了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发展。

在政策措施的激励下,全市土地流转健康快速发展,流转经营主体逐渐多元化,返乡创业、职业农民、工商企业流转土地发展现代农业的比比皆是。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21万亩,总面积达353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2%。

【点评】规模经营不仅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更是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阜阳市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加强支持引导、强化服务保障等措施,激发了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流转土地发展规模种植的热情,推动了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机械化发展,提升了农业经营效益。

调结构、促增收,一批特色种植基地初步形成

【足迹】近日,在颍泉区闻集镇段庄村村民任化南的田地里,露天蔬菜采收进入尾声。谈起今年的收成,一脸憨厚的他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今年西兰花价儿俏,4块钱一斤,这一车运到批发市场,能卖三四万块钱。”任化南告诉记者,虽然是第一年流转土地种植蔬菜,但已经尝到了丰收的喜悦。“政府说要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怎么实现这个目标?光靠种庄稼可不行,必须调整农业结构,这一亩蔬菜带来的收益能顶十亩庄稼。”

说起种植蔬菜的收入,任化南认真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情况下,西兰花能卖4块钱一斤,按亩产两千多斤算,仅此一季亩均纯收入就达五六千元,“我种了250多亩蔬菜,一年下来收入相当可观。”

【盘点】今年以来,全市各地围绕市场,以“米袋子”、“菜篮子”、“餐桌子”、“花园子”、“钱袋子”为基本定位,以农业产业特色化为发展方向,按照“政府引导、主体运作、技术服务、政策扶持”的发展思路,把农业结构调整作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探索出不少发展高效经济作物的路子,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

目前,阜阳市优质小麦、玉米,无公害大青茄、青椒、马铃薯、草莓,出口创汇的桔梗、柳编,工厂化生产的蘑菇等规模种植基地初步形成。全市已培育特色专业村116个,其中亿元村20个。阜南县黄岗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颍上县被命名为“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在阜城及各县城周边,广大农户大力发展蔬菜、瓜果、花卉种植和观光旅游,规划建设了一批星级农家乐和休闲农业示范点。

【点评】多年的实践证明,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希望在结构调整,潜力也在结构调整。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和比较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手段,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了特色农业的快速发展。

做好就地转化文章,农产品加工业蓬勃发展

   【足迹】“一吨小麦的市场价不到2500元,而加工成精面粉能卖到3200元,如果进一步加工成挂面则能卖到3600元。”站在高大的小麦(粉机前,颍上县管氏面制品公司副总经理王玮说,经过加工转化,一粒小麦的价值迅速增长。

这家颍上县最大的面制品公司今年计划从当地收购小麦8万吨,目前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从小麦到面制品,按照800元的增值算,这8万吨的小麦多卖了6400万元左右。”王玮表示。

在就地转化的过程中,管氏面业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身价,还为附近不少居民提供了就业岗位。“一个月能拿两三千块钱,跟外出打工收入差不多。”公司员工宋杰告诉记者,每天下班后还不耽误回家照顾老人孩子,工作生活两不误。

【盘点】今年以来,阜阳市制定出台了《阜阳市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意见》,在政策上、资金上进一步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同时,继续实施贷款贴息政策,组织开展银企对接,支持龙头企业新上项目、扩大规模、延伸产业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投入,推进各类研发中心、技术中心和检验检测中心建设。

市场的引导、政策的推动,促进了全市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预计全年农产品加工产值将突破500亿元,较上年增长25%以上;今年来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6家,总数达370家;各地涌现出一批农业产业化先进典型,其中颍东食品工业园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颍上农产品加工园区、界首农产品加工园区先后被评为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

【点评】要使阜阳的农业强起来、农民富起来,就必须做好加工转化这篇大文章,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千方百计拉长农业产业链条,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百亿粮仓”加速向“千亿厨房”转变。

农民抱团闯市场,合作架起致富桥

【足迹】12月17日,记者在颍东区枣庄镇牛庙村看到,一座座白色的大棚整齐排列,蔚为壮观;大棚内,一颗颗个头硕大、娇艳欲滴的草莓十分诱人,几名村民正忙着对草莓进行田间管理。

在大棚里忙活的牛祝林是枣庄镇杰山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他告诉记者,虽然合作社成立仅数月时间,但大伙已经尝到了种植草莓的甜头。“草莓上市一个月了,现在每斤批发价是8块钱,每个棚都卖了近万元。”

“加入合作社,一能降低生产成本,二能提高销售收入。一减一增,直接受益的还是咱农户。”杰山草莓种植专业合作社社员李效云告诉记者,合作社为社员提供统一的种苗、技术指导、销售等服务,每个大棚的支出成本可减少100多元,每斤草莓却能多卖几毛钱。

【盘点】今年,阜阳市按照“积极发展、逐步规范、强化扶持、提升素质”的要求,在财政、税收、金融、工商、用地等方面不断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兴办专业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多元化、多类型合作社。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974家,总数达到4022家,是2007年的90多倍。

走马颍淮大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阜阳市美好乡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不仅直接促进了农业的经营发展,提升了农民收入,在农田水利、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农业技术培训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点评】推动现代农业实现更好更快发展,需要各级各部门牢固树立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就是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观念,切实解决阜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随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等新型经营主体的蓬勃发展,阜阳现代农业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新闻推荐

记者冯启俊近日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公布了年中国优

本报讯 (记者 冯启俊)近日,中央人民政府网站公布了2013年中国优秀政务平台推荐及综合影响力评估结果,颍上县政府门户网站荣获“中国政务网站领先奖”区县级网站第8名。   据了解,此次推荐及...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牢固树立经)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