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本报记者冯启俊太和的生物制药产业界首的再生金属产业

来源:阜阳日报 2014-11-11 09:37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冯启俊

太和的生物制药产业、界首的再生金属产业、临泉的电子产业、颍东的食品产业、市开发区和颍州区的机械制造业……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产业标签,正成为各地工业经济的品牌和拳头。

今年以来,各地开发园区特色主导产业投资建设再度发力,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较强带动能力的大项目上马实施,全市区域产业布局日益清晰,有力提升了工业的竞争力。

特色就是活力主导产业投资建设趋热

当前,在太和县,总投资2.5亿元的德信佳生物医药项目正在建设,部分车间已投入生产。“我们将逐步把生产基地从山东济南向太和转移,二期工程准备上马哌啶衍生物生产线等,已被美国默克、德国拜耳等公司纳入哌淀衍生物第一供应商。”德信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坤对太和的项目充满信心。他表示,企业下一步计划继续延长在太和的产业链,还准备将研究中心从济南迁过来,在太和形成一个研发、中试、生产的完整体系。

太和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只是全市各地围绕自身特色,挖掘当地资源禀赋,放大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打造特色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围绕主导产业和高成长性产业,阜阳市各地准确谋划产业发展方向,已经形成了特色明显的区域产业布局。界首再生金属产业、阜南木业和服装产业、临泉电子产业、颍上农产品加工和纺织服装产业、颍东食品产业、市开发区和颍州区的机械制造业……一个个各具特色的产业标签,正成为各地工业经济的品牌和拳头。

今年以来,各地开发园区主导产业的投资建设再度发力,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较强带动能力的大项目上马实施。在太和县,远景药用包装、中科生物医药研发创新基地、贝克联合制药二期、致鑫中药饮片、盛康医药中间体生产线等一批生物制药及相关配套项目正在建设;在颍东区,总投资5亿元的中绿粗粮饮品项目等一批食品产业项目相继开工;在阜合现代产业园区,总投资7亿元的欣奕华高新材料项目即将于年底投产,中航江淮专用车底盘、江淮汽车阜阳生产基地等重大项目也已入驻;在临泉县,深泽电子、富鑫雅电子等一批电子产业项目已投入生产,大旗科技等一批新项目正在着力推进。

特色就是潜力优势产业拉动工业快速增长

   临近年底,位于颍东经济开发区的安徽思杰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近年来,依托阜阳市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园区完整的上下游配套产业链条和便捷的交通运输优势,这家企业在颍东实现了快速发展,生产订单已排到了年底。“颍东经济开发区以食品产业为主导产业,我们入驻这个园区,与园区内包装、面粉等企业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关系,可每年为我们降低生产成本100万元以上。”思杰食品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杨彬告诉记者。

包括思杰食品在内,众多新兴食品企业在阜阳纷纷涌现,推动了全市农产品加工业的迅速崛起。记者从市经信委了解到,目前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全市第一大产业,并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据统计,前三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农产品加工业累计完成产值近43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总产值的37.5%,同比增长26.4%,领先全省12.4个百分点,已连续七个月居全省第一。

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农产品资源等方面的比较优势,着力打造一批成长性好的产业,不仅促使全市产业结构布局更加优化,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日益凸显。

在颍上经济开发区莎沃斯服饰有限公司的成品车间内,不少衣服已被挂上吊牌,装在包装袋里,吊牌上的品牌有森马、凡客等。“凭借可靠的产品质量,我们与海澜之家、森马等品牌都达成了合作协议。”莎沃斯服饰有限公司负责同志华国龙告诉记者,眼前的产品很快将被发往上海、温州、天津的物流中心,然后由这三个物流中心向全国配送。

目前,像莎沃斯这样的纺织服装类企业,在颍上经济开发区共有40余家,占园区企业总量的近三分之一。依托完备的产业基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几年间,纺织服装产业在颍上经济开发区逐步做大做强,已成为园区的龙头产业,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纺织企业安家落户。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从2008年10月份第一家纺织企业入驻园区以来,到目前的40余家,如此之多的纺织企业纷至沓来,正是看中了颍上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颍上经济开发区有关同志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园区纺织服装产业实现总产值8.3亿元,同比增长86%,实现工业增加值2亿元,同比增长144%,增幅位居园区所有产业首位。

持续快速增长的特色产业拉动了全市工业又好又快发展。记者了解到,前三季度,全市工业经济前十大行业累计实现增加值222.5亿元,占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9.1%,其中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纺织业同比增速较快,分别增长14.1%、13%和16.9%。

特色就是竞争力块状经济提升阜阳工业地位

   在界首田营循环经济园区,安徽华鑫集团的工人们正在投资10亿元的再生铅技改项目现场紧张施工,争取早日投产。

“新项目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拆解和冶炼生产工艺,将把原来一台炉子每天铅产量从30多吨提高到400多吨,同时,还能使每吨铅的生产成本从500元左右降至300元。”安徽华鑫集团董事长朱桂贤告诉记者,新项目预计今年底可建成投产,投产后年产值可达200亿元、利税10亿元,每吨铅节能30%以上、减排50%以上、成本降低30%以上,并实现从原料到产品的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智能化的清洁生产。

说起界首工业,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再生铅、再生塑料,不仅培育出了华鑫这样的龙头企业,天能、南都等国内蓄电池行业的知名企业如今都已在这里落户。今年前三季度,界首再生金属、再生塑料两大产业实现产值200余亿元,创税收近7亿元,成为界首经济发展名副其实的主力军。

丰富的再生金属资源,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企业来界首投资兴业。今年以来,围绕再生铅产业,界首与南都电池公司签订投资15亿元的再生铅加工项目框架协议,拟投资10亿元的风帆汽车蓄电池也在洽谈;围绕再生塑料产业,界首与青岛新天地公司签订投资1.6亿元改性塑料项目协议,拟投资1.5亿美元的中国高纤等项目正在洽谈;围绕再生铜产业,界首成功引进广东金兰集团投资3亿元型材加工项目等。

在太和县,目前医药产业已集聚规模企业30多家,上半年完成产值近25亿元,同比增长34.6%,占全县规模工业总产值的20%,今年新开工的医药产业企业13家;在阜南县,纺织服装、林产品、机械电子三大产业前三季度实现产值77.76亿元,增长27.8%,占规模工业产值的72.5%。

据统计,全市开发园区主导产业经营收入已占园区全部经营收入的70%以上,其中太和、界首两家园区占比达90%以上,特色经济的成长有力提升了全市工业的地位和竞争力。

新闻推荐

晚清时期的颍州教育

刘士勋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正风肃纪正当时2014-11-29 09:33
评论:(本报记者冯启俊太和的生物制药产业界首的再生金属产业)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