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成为第一霸主的管仲说过这样一句名言。近年来,管仲故里颍上县弘扬这位先人的思想文化,坚持科学发展,大力推进“产城一体、四化同步”发展战略,将这片原本贫穷落后的皖北农村打造成了“城美、景美、人更美”的大美之城,并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将“大美真爱”种植在颍上人的心中。
国家5A级景区颍上八里河如今成为皖北旅游的明珠
城美,滨水园林胜似江南
人美,
润物无声好人辈出
颍上县城荣获我国园林绿化领域的最高奖项“国家园林县城”——两年前,新安晚报记者得知这一喜讯时,的确有些吃惊。在记者多年前的印象里,颍上县城房屋低矮破旧,马路坑坑洼洼,居民邋里邋遢,城里有条又臭又黑的“龙须沟”,常被淤泥堵塞。
当年盛夏,记者来到颍上县城,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铺满县城的不是一抹一抹绿色,而是连绵不断、一望无边的林网。高大的银杏树阵,挺拔苍劲;整排的香樟、朴树,郁郁葱葱;婀娜的杨柳,妖娆多姿……小小县城就像一幅绿色重彩泼墨画,满眼都是绿色和清凉,让人不由留恋林荫中的舒适生活。颍上县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认为,这幅“绿色重彩画”绝不是简单的“泼墨”之作,而是像绣一幅湘绣精品那样,一针一线绣出来的。“我们这里没有青山,更没有原始森林,哪有什么‘墨\’可泼?我们只能绣,一棵树一棵树地绣,如果不人工种植,县城里肯定难见一棵绿树。”
据介绍,为清理城中那条又臭又长的“龙须沟”,颍上县县委、县政府筹资近亿元,实施老城河综合治理工程,通过河道清淤、修建护坡、绿化亮化,将这条“龙须沟”彻底变了样。颍上县又结合城北新区排灌水系改造,建设了全长5.9公里、平均宽度80米至120米的M水系,形成完善的绿地系统和生态园林规划体系,使其成为镶嵌在城北新区的一条绿色翡翠项链,为城市居民的工作、生活、休闲提供了一个舒适的环境。
颍上县利用荒废滩地、废弃河道大面积植树造林,其中的大气之作就是五里湖湿地公园和江心洲滨河公园。
五里湖湿地公园以前叫五里沟,沟堤较低,一旦遭遇大雨,水就会漫过沟堤,影响附近群众生产生活。颍上县投资5亿多元,对该水系进行了整理,疏浚了河道,将挖出的土方用于筑高堤防,将这片低洼地建成一个融城市防洪、休闲娱乐、观光旅游、生态农业为一体的4A景区,这也是颍上县第三个4A级风景区,命名为尤家花园·五里湖生态湿地公园。与八里河、迪沟共同构成了颍上县休闲、旅游景观带。
总投资约5亿元的江心洲滨河公园是一个集文化、休闲、娱乐、绿化、美化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型景观带,以人文、绿色、自然、和谐为主题进行设计构思,整个景观带处处透“绿”显“水”,做到人在绿中、绿在水中,水在林中,亭台楼阁错落其中。该公园建成后,加上五里湖湿地公园、城北新区的M水系湿地公园、街心公园,老城区的金三角游园、老城河休闲景观公园和县城南面的八里河5A风景区等,整个颍上县城一共被大大小小9个公园点缀其间。
在推进城市建设过程中,颍上县始终坚持规划先行。近年来,颍上县着眼于与合肥市都市圈对接、与阜阳市中心市区对应,先后完成了老城商贸居住区、城北政务服务区、南湖文化旅游区、江心洲生态景观区、工业产业集聚区等重点区域详细性控制规划的编制工作。在规划中,颍上县突出滨水园林特色,把绿化、水系放在颍城总体建设格局中,统一规划、同步实施。在规划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划一张图、建设一盘棋、审批一支笔”的原则,严把工程规划审批许可关,严防政出多门,严格批后跟踪监管和竣工验收,确保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富口袋不如富脑袋,心灵美更胜环境美”——颍上县委书记熊德超的这句话让新安晚报记者印象深刻。记者发现,城美、景美的颍上县里,生活着一群又一群颍上好人、阜阳好人、安徽好人乃至中国好人。
助人为乐的中国好人王家玉、汤锋、刘飞;见义勇为的中国好人徐义胜、李朗、缪保平、焦玉兰;诚实守信的中国好人、第三届全国道德模范刘丽……这一个又一个闪光的名字有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是颍上人,都是在平凡中成为了不平凡的“中国好人”。记者调查发现:这里之所以好人辈出,与颍上县委、县政府坚持弘扬管仲文化,坚持思想道德建设的做法密不可分。
最美乡村教师、最美环卫工人、最美乡村医生、最美基层干部、最美政法干警……颍上县在全县范围内海选各行各业的“最美”,并以县委、县政府的名义隆重举行颁奖典礼进行表彰。
好人进社区、好人进校园、好人在身边……颍上县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身边好人好事,让好人正为当地最令人尊敬的称谓。
“颍上好声音”、“颍上好童谣”、“俺要上春晚”、管子文化节……近年来,颍上县在深入挖掘管子文化的同时,扎实开展村级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打造基层文化服务的新平台,让全县群众乐在健康文化中,学在健康文化中,借助基层文化建设引领道德风尚,让民风更加淳朴,也让好人层出不穷。
颍上现有46万外出务工的大军,姚仁全、刘丽、徐义胜等是颍上当代农民工最杰出的代表,也是颍上177万人民的骄傲。从“边缘群体”到感动中国,千百万农民从他们身上加深了中国梦的认识,世界通过他们进一步增进了对颍上的了解和感情。颍上人民继承淮河悠久的文化传统,逐步形成了吃苦耐劳、宽厚包容、乐观自信、无私奉献的农民工精神,涌现出一大批颍上好人的优秀典型。
颍上县不仅活跃着一个个好人的个体,还有个全国知名的好人群体,那就是在颍上网友基础上组建的颍上公益志愿者联盟协会。该组织现有在册公益志愿者超千人,成立8年来,这个优秀而富有朝气的组织,用无私的奉献、扎实的工作证明他们是颍上的一张名片,颍上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一面鲜艳的旗帜。协会以“奉献社会、服务人民、锻炼自我”为宗旨,奉行“志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准则。联盟的口号是“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温暖每个人”。公益联盟成立“八个志愿服务队”(消防志愿者服务队、地税志愿者服务队、央行志愿者服务队、禁毒志愿者服务队、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环保志愿者服务队、交通协管志愿者服务队、学生志愿者服务队),同时协会还成立了一个爱心艺术团和一个“有约公益视频”节目组,使颍上公益志愿服务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规范开展。
这个热情的好人群体曾被中国民政部社工委授予“全国优秀志愿者组织”荣誉称号,被安徽省人民政府评为“十一五”期间扶残助残先进集体,被共青团安徽省委授予“全省第八届青年志愿者行动优秀组织”,被安徽省文明办授予“我最感动江淮志愿服务优秀典型”。
沈峰 李伟 本报记者 张洪金
秀美滨河
景美,生态旅游胜过名山
去年国庆黄金周期间,要问安徽哪个旅游景点游人最多,不是闻名于世的黄山风景区,而是颍上县八里河。安徽省旅游局发布的旅游数据显示,去年国庆黄金周期间,颍上八里河景区接待游客44万人,远远超过黄山风景区七天的累计游客量18.56万人。
“旅游和生态,天然就是一体,这也是建设美好乡村的发力点,要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颍上县县长窦灿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美好乡村建设一定要发展农村产业,让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良好的生态环境、纵横发达的交通优势,促进了颍上县的生态旅游发展,也助推了颍上县建设美好乡村的步伐。
作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示范县、全国政务公开先进县、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园林县城……颍上县的生态旅游是皖北地区的一张王牌。
且不说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八里河,被国家旅游局领导和专家誉为 “皖北平原的一片净土,人与自然和谐的典范”;也不说小张庄、迪沟、尤家花园、管鲍祠、五里湖生态湿地公园等等众人熟知的旅游亮点;单说颍上县近年来建成的美好乡村,就成了当地生态旅游的一张张名片。
夏桥镇龙王庙村,原本房屋破败、布局凌乱的穷乡僻壤,经过两年改造,如今成为了颍上县新农村建设的一张名片。
初春的阳光洒进一座座新徽派风格的小院,高高的马头墙陪衬着洋气的小楼,平坦的道路上车来车往,和煦的春风吹绿农田里的蔬菜和庄稼,也吹来农家的阵阵欢笑声。
“美好乡村建设,县里让俺们村民自己当家”村民老杨告诉记者,县里免费给村里规划布局,还免费提供房屋设计图纸,让村民民主决策、自己选择,村民根据自己的选择直接与建筑商协商房屋的建造价格。“俺家盖这座300多平方的小楼,花费还不到19万(元),今后搞起农家乐,几年就能把盖楼钱挣回来!”这新房刚盖好,老杨就已经盘算好如何把它变成“摇钱树”了。
颍上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孙悦介绍称,建设美好乡村,不仅要让群众盖新楼、住新房,还要在改善乡村环境的同时增加村民收入,颍上县把高效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农家乐作为帮农民兄弟量身打造的金钥匙,吸引着外地游客来颍上休闲观光,打开农民兄弟致富的又一扇门,也将会让颍上县出现更多类似“八里河”、“小张庄”、“五里湖”的地方。
五里湖湿地秋色
新闻推荐
双色球头奖同降阜阳淮南每注奖金675万元;两彩民用不同方式斩获幸运
每注奖金675万元;两彩民用不同方式斩获幸运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