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新闻 界首新闻 颍上新闻 临泉新闻 阜南新闻 太和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阜阳市 > 颍上新闻 > 正文

讲述者朱德珍岁记录整理本报记者尚原野每年三月十五我

来源:阜阳日报 2015-05-07 20:54   https://www.yybnet.net/

   讲述者:朱德珍 78岁

记录整理:本报记者 尚原野

每年三月十五,我都要到娘的坟头上去烧几刀纸。18年来,我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跟娘说几句知心话,再痛痛快快哭一场,回去以后心里就要舒服一些。娘吃苦受累一辈子,活到了83周岁,寿终正寝,没有留下太多遗憾。而今,娘的三个重孙都已长大成人,娘应该是放心了。

家庭生活多(难

   我家在颍上县半岗镇白圩村,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父亲和大哥的先后去世,让娘成了这个家庭的实际支撑。

小弟成家以后,俺爹和俺娘就分开住了,娘没有过一天好日子。因为嫂子智力有点问题,而且在孩子生下来几个月后就得病死了,为了照顾这个叫“小(子”的苦孩子,娘选择留在大哥这边。1989年,大哥因为与人吵了几句嘴,一气之下喝了农药,“小(子”就成了孤儿。那些年,娘一个人拉扯着“小(子”,同时还种着几亩耕地,在贫苦中度过了长长的一段艰难岁月。

我是娘唯一的闺女,也是娘后半辈子唯一的依靠。为了养活“小(子”,我让出生不久的三女儿喝米汤,把自己的奶水全都留给了没有妈的小侄子。

帮助孙子撑起家

1992年,在家人的操办下,“小(子”成了家。之后几年时间里,三个孩子陆续出生了。本以为家庭生活能够就此步入正轨,三间土房子能够早一点推倒盖瓦房,不幸的是,第三个孩子才六个月,“小(子”就因为拦路抢劫被判了刑。

儿子去世、孙子判刑,一系列的打击让屡经(难的娘倍受打击。然而,家庭变故最终没能让娘沉溺在痛苦的深渊里,在家人的帮助下,娘毅然把这个支离破碎的家撑了起来。靠着亲戚朋友的接济,三个孩子的吃饭穿衣慢慢有了着落,善良的“小(子”媳妇也没有因为丈夫判刑而抛弃三个不谙世事的孩子。

生活在一天天继续,娘也一天天老去,直到1997年春天,我发现娘的饭量已经不如往常,严重的口腔溃疡也让她不能吃任何有味道的东西。医生说这是上火了,我去挖了夏枯草回来给她熬水喝,也一直都不见好。娘一辈子没有吃过药,有个伤风感冒的,喝点姜汤就过去了,可这一次,娘没有挺过去。“小(子”被判了五年有期徒刑,娘最终没能等到他刑满回来。

一把捡来的簪子

娘去世前,专门把发髻上的金簪子取了下来,塞到我手里。我几次趁娘睡着的时候把簪子重新别在娘的头上,都被娘取了下来。

这根簪子,是有一年到粮站买红芋干子的时候,在尼龙口袋里捡到的,娘带了半辈子。簪子上的棉线绳子还是娘系上去的,娘的头发稀,簪子就挽在脑后的发髻上,用棉线绳子系上就不会掉。在买不到眼药水的时代,用簪子刮一刮眼球就能达到去火的目的,直到现在,我还一直用这根簪子刮眼。

“小(子”出狱以后,变得本分多了,在家种地能出力,出门打工肯吃苦。三个孩子里,有两个已经成家,前两年还在集镇上买了两间门面房。娘留下的簪子,我打算交给侄子,可是侄子一直都不要,他说,奶奶没有留下什么值钱的东西,这根簪子就是一个念想,放在大姑手里,心里感觉踏实。

新闻推荐

刘继光 六十载追求音乐梦想

本报记者尚原野

颍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颍上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讲述者朱德珍岁记录整理本报记者尚原野每年三月十五我)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