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时节的慎城,天热难耐。但市民张怀尧却丝毫不为酷暑所扰,或去图书馆看看书、到城区广场看花鼓灯,或到街心游园戏剧角听听颍上推剧。尽管退休让他突然“闲”了下来,但在充实文化生活的陪伴下,他的日子依旧过得有滋有味。
和张怀尧有着同样感受的,还有颍上县城居民曹树芝。随着颍上县文化休闲生活的丰富,作为花鼓灯舞蹈表演爱好者的曹树芝和她的舞伴们,每天都是“忙并快乐着”,在县里大大小小的文艺演出舞台上,几乎都能看到她们活跃的身影。“以前真没想过,能像现在这样,由我们当‘主角\’,表演给更多的老百姓看。”对年逾八旬而身体又很硬朗的曹树芝来说,似乎没有什么比快乐地传承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幸福的事了。
近年来,颍上县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让文化工作重心面向基层,让群众受益,取得显著成效。越来越多的居民,像张怀尧和曹树芝一样,从丰富的文化生活中获得幸福感。
在建成4万平方米的县图书馆之后,又斥资恢复重建河洲书院,目前,书院凭借丰富的藏书和舒适的环境,已成为市民“充电”、休闲的好去处;除了为群众日常参与、享受文化活动提供场所、平台,定期举办颍上县管子文化旅游节、民间艺术周暨花鼓灯艺术节、联欢晚会等特色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的居民享受到了文化事业发展的成果,不少群众甚至还主动加入到了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的队伍中来,成为快乐的文化传播者……“大到城区的广场、图书馆,小至乡镇、社区的文化站、街角,都蕴含着出浓浓的‘文化味\’,居民不同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都可以得到满足。比如,喜欢传统文化的在管子文化旅游节很享受,喜欢广场文化活动的,则能在民间艺术周展演等活动中找到快乐。有些文化活动,甚至已经成为居民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输出平台和擦亮当地名片的特色品牌。”颍上县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介绍,目前,该县每年开展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有500多场,已成功举办10届颍上县管子文化旅游节、7届颍上县民间艺术周暨花鼓灯艺术节、25届颍上县春节联欢晚会,今年以来,颍上河洲书院、明清仿古建筑群、八里河风景区等该县大型文化旅游场所,就已接待读者5万多名、游客60多万人次……在这些数据的背后,正是当地文化节庆活动越发丰富、文艺创作不断出新、文化产业发展步履加快、文化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的文化惠民成果,以及该县积极搭建平台、创新载体,为群众提供文化“活水”的举措。
“除了继续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外,今后一段时间,我们要重点开展送文化下基层活动,把全县近年来创造的文化艺术精品及时送到基层群众身边,让更多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享受到更多文化事业发展的成果。”颍上县文化部门相关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7月30日,在颍上县慎城镇解放路与交通路交叉口,一名交警在烈日下指挥交通。近日,阜阳市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热浪逼人,广大交警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战高温、保畅通,确保市民出行安全。&n...
颍上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颍上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