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颍上县盛堂乡周庄村的魏氏家庭农场休闲观光。
本报记者任秉文通讯员武万勇/文
本报记者 穆可亮/摄
立夏前后,位于颍上县盛堂乡周庄村的魏氏家庭农场成了人们争相前往的地方。处在第三湖“湖心”位置的魏氏家庭农场因地制宜改建了20口池塘,成了众多垂钓爱好者向往的地方;塘梗堤坝遍植的各种树木,为农场平添了几分美丽,更让前来游玩的人感到心旷神怡。
800亩湖心洼地,改建、整修精品鱼塘20口,沿着“堤坝”种植220亩美国水蜜桃以及葡萄。盛堂乡周庄村村民魏士田,一个“半路出家”的农场主,带着让家乡父老乡亲早日致富、让乡村更加美丽的梦想,在位于第三湖湖心的荒滩地上建起了现代休闲生态农业科技园。
当初,魏士田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村孩子,成年之后在上海做贸易生意,积累了一定资金,到了不惑之年,想到了在家乡创办农场。最终,他决定流转老家盛堂乡周庄村第三湖湖心这片土地,先后投资3000余万元,2015年注册组建了农场。
“当时就有人讲,周庄村这片荒滩地其实是第三湖的湖心,种植农业比较效益低,容易发生涝灾,三五年必定涝一次,基本不保收。”魏士田认同了这一说法,但并没有把它视作自己前进的阻力。
“低洼地种植庄稼肯定不行,但如果因地制宜开挖鱼塘,养鱼岂不是很好。”魏氏家庭农场现场负责人卢孝国说,就第三湖的地理条件来说,传统的“一麦一豆”种植显然不合适,但如果利用荒滩地开挖鱼塘、容易蓄水这一优势,反而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魏氏家庭农场的上游是耿棚镇的灵台小润河,下游是八里河。良好的地理位置完全可以满足兴建鱼塘的一切条件。”卢孝国解释说,至于涝灾,也是可控可防的,为了确保农场不会出现涝灾,他们先后投入了不少资金,兴建了4座节制水闸,整修排水沟3232米。
跟着卢孝国,记者绕着农场转了一圈。一口口池塘边栽种了各种各样的树木,清风徐来,倍感凉爽。谈话间,一辆大卡车开进农场里。“拉的都是修建休闲栈道的木料。”卢孝国告诉记者,魏氏家庭农场的池塘,一部分专门用于养殖贩卖,另一部分则供游客垂钓,眼下垂钓中心正在加紧建设,建成之后可以满足更多人前来休闲垂钓的需求。
“甲鱼、生蟹、黄鳝……我们这儿应有尽有。”卢孝国说,为了确保鱼类质量,这里的鱼完全是放养状态,“生态开关”调节着这里每一口池塘里鱼的生长,这一古法养殖确保了鱼的品质。
“2015年,魏氏家庭农场销售收入达到500多万元。”卢孝国介绍说,起步之年,他们并没有期待太多,500余万元的收入已经远超出了他的预期。“随着鱼苗的正常生长,农场设施的逐步完善,今年的收入肯定会更高。”
如今,天气越来越热,农场里220余亩树木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这些树不仅只有绿化、遮阴的功能,还有着良好的经济效益。”卢孝国说,以美国水蜜桃为例,2017年这些水蜜桃即可上市,每斤售价达8元以上;与此同时,黄梨、葡萄等果树也将在2017年迎来盛果期……初步算来,明年农场的收益将更为可观。
新闻推荐
“三夏”将至,为确保农业机械以良好状态投入午收,5月19日,市农机局派出农机技术人员到颍上县利民农机专业合作社,指导帮助检修农机。 据悉,目前全市小麦长势基本稳定,预计本月27日前后开始全面...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