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山东枣庄的吴洪珠在颍上县红星镇宁大村查看马铃薯育苗情况。
本报记者 张凯培/文 穆可亮/摄
阳光晴好,在颍上县红星镇宁大村一块连片农田的旁边,庄稼汉吴洪珠开始了新一天的忙碌。自打去年秋天自家儿子的朋友在此流转400多亩地种植土豆以来,他时常来到地里看长势、铺地膜、除虫拔草,悉心照顾着这一个个圆头圆脑的土豆。
近日,记者来到宁大村时,吴洪珠正在地头向当地农民介绍土豆种植的好处:成本低、收益好、前景广阔……他一条一条说得有理有据,听到热闹处,在场人员拍手称赞。
看着吴洪珠和村民聊得那么热乎,记者想不到他并不是当地人,而是山东人。“我在山东老家种了28年土豆。经过这么多年发展,觉得种植土豆的市场效益不错。”看到记者来访,吴洪珠介绍说,他在家乡种植的土豆由于长势好、品质佳,远销俄罗斯、越南等国家,走出了一条较为成熟的市场渠道。
记者采访了解到,吴洪珠曾在山东枣庄市农村当过村干部,他不仅喜欢自己种土豆,更喜欢带动当地群众种土豆。“我们那边有合作社,大家伙儿拧成一股绳,组团闯市场,赢得了比较好的口碑。”吴洪珠说,“看着大家一个个腰包鼓起来,自己也有成就感。”
在山东种土豆顺风顺水,吴洪珠从未想过自己会来到阜阳发展。去年秋天,在山东一家大型企业工作的儿子,回家找到他说,他的一位阜阳的朋友要返乡创业种土豆,希望父亲能过去提供一些技术方面的帮助。“儿子这么说了,我怎么能不帮忙。这不,去年秋天就来到这边了。”
在吴洪珠看来,宁大村的土质比较好,气候情况也和山东枣庄差不多,种植土豆的条件比较适宜。另外,颍上这边的土地租金也不贵,每亩地一年800斤小麦的价格,算下来合900多元,一年下来收益比较好。
吴洪珠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一年种植两季土豆、每季产6000斤土豆、市场价每斤0.4元左右的价格算,一年下来收入至少在5000元以上。再穿插种植一些小白菜,同样能获得一笔收入。这样的话,即便扣除人工、种子等成本,收益依然远高于传统一麦一豆的种植模式。
土豆眼下比较热。在去年初召开的马铃薯主粮化发展战略研究会上,农业部有关领导指出,马铃薯主粮化开发,是新形势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益探索。
“国家提倡种植马铃薯,预示着土豆产业发展的未来前景不错。”吴洪珠表示,未来,他们打算在土豆深加工上下工夫,比如:制作土豆口服液、土豆零食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进一步提升产业附加值,带动大家共同致富奔小康。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冯启俊 通讯员 李军)颍上县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开展千堂党课进基层等活动,着力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无悔承诺、严守党纪国法。 日前,颍上县30个乡镇的党委书记...
颍上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颍上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