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对兰州市市民来说是不平凡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里,通过政府部门的铁腕治污,以及市民对环境的有效监督和自觉维护,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了299天,优良率达到了81.92%。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2012年增加了29天,综合空气质量指数为2.43,同比降低了3.19%。而兰州市在主城区投放1万辆公共租赁自行车这个倍受社会关注的消息发布后,其中所蕴含的绿色出行和低碳、环保的理念如同一股清风迎面扑来,这种旨在减少汽车尾气排放量的举措,将为兰州市保卫蓝天发力。
近日,从兰州市公交集团又传来了一个令市民振奋的消息,兰州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项目将在本月内开工建设,预计6月份建成投入运营。金城兰州是黄河唯一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因此在南北两山之间孕育出了一条美丽的百里风情线,那么,这项惠民工程启动后,本地市民以及来兰州的游客何时才能骑着自行车观山、看水、游黄河风情线?
劲头十足为保卫蓝天发力
据悉,该项目一期工程拟在兰州市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建成390个自行车租赁网点,39座网点管理亭,其中含公共自行车9880辆、锁止器9880个和站点管理箱390个,同时还包括公共自行车智能化系统管理、调度及热线中心等。为了更好地开展此项工程,兰州公交集团成立了一个控股公司——兰州市公共自行车服务发展有限公司,负责运营和管理整个项目。目前,兰州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项目(一期)已完成项目招投标工作,最终确定杭州金通公共自行车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为中标单位。该项目将于本月内正式开工建设,3月底前试运营,预计6月份建成投入运营。
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成后,兰州公交集团将通过技术处理有望实现与公交IC卡通用。同时,将在公交车站、商业办公区、居住区、公园、商场门口等地方配套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这意味着市民不论是坐公交车还是租自行车出行,用一张公交卡都可以轻松搞定。据悉,兰州市将通过公共自行车管理系统来管理这些租赁点的自行车,每辆自行车都单独设有一个可以锁自行车的装置和读卡租车、还车的读卡器。市民租车时,可将卡放到读卡器上打卡,车锁会自动打开,自行车就可以骑走了;骑到任何一个其他租赁点都可以还车,由于系统是联网的,还车时把车放到锁的位置,把卡靠近读卡器读一下,自行车就会重新上锁,还车成功。
喜忧参半自行车路在何方
按照计划,兰州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项目启动后,将修建自行车专用道。这个消息先让市民欣喜过后又陷入了担忧,由于兰州市地理环境因素的制约,交通本来就很拥堵,主城区的部分路段已找不出多余的空间修建机动车道,而要在此基础上修建自行车道更是难上加难。
连日来,记者走访了南关十字、甘南路、天水路、新港城十字、安宁的部分路段等地方,发现了这样的现象:自行车专用道成了部分机动车超车或者转弯掉头的“借用道”;划有非机动车的车道,要么特别狭窄,要么成了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的“共用道”,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机动车占用自行车道,自行车占用人行道。甚至有的路段,自行车道成了一些机动车的临时停车场。这种错乱的行车秩序,不仅给交通部门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还造成交通事故的频发。近年来机动车辆的急速增加,城市交通拥挤不堪,大量自行车道被挤占,一些用行道树隔离的自行车专用道,也成为或公交车进站道,或机动车右转向借用道,城市道路拥堵挤占自行车道严重,自行车专用道已不足10%。一位自行车爱好者告诉记者,要想很好的发展兰州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就要解决自行车道被侵占的现象,交通部门要进一步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完善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人行道的建设,并要让文明行车的理念深入人心。
以车为媒擦亮兰州名片
之前杭州市的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成后,得到当地市民的青睐,逐渐成为当地市民日常的交通工具,对改善该市的环境质量和解决交通拥堵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据了解,兰州市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建设启动后,将进一步完善安宁区BRT两边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实现与南北滨河路的自行车道相连接,在美丽的黄河风情线上吸引更多的人进行绿色出行。一位资深导游告诉记者,兰州和杭州都是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只要兰州的自行车租赁系统建成后,对外地游客开放自行车租赁服务,杭州的这种模式,兰州完全可以发展起来。通常,来兰州旅行的游客都喜欢到中山铁桥照相留念,再看看黄河母亲的塑像,或者去参观一下水车博览园,而这三个景点,正处在兰州的百里黄河风情线上。而且,金城关的风采和白塔山的概貌,在黄河风情线上也一览无余。如果兰州能和杭州一样,以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为媒介,大力推广“百里黄河风情线”的观光旅游项目,不仅可以创造经济效益,还可以擦亮兰州的名片。
近日,记者在中山桥一带走访时发现,时有一些背着旅行包的散客在中山桥附近参观,记者告诉一位穿着冲锋衣的青年男子,兰州将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该系统建设好后,便可租用自行车,记者询问他是否愿意租用自行车参观兰州黄河风情线上的风景,他告诉记者,冬天太冷了,如果是夏天,他会租的,相信那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
改变观念进入寻常百姓家
数据显示,兰州市每天新增机动车200多辆。每天新增的车辆,让这个城市的道路不堪重负。之所以机动车每天以这个数量增长,记者经过调查发现,有三个原因:一是部分单位和少数市民确实为了出行的需要而买车;二是一些市民为了面子而买车;三是一些经济宽裕的家庭为了绕过车号限行而买不同牌号的车。可见,一种观念影响着市民对机动车的购买,同时,绿色环保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而这种观念不转变,将很难使公共自行车租赁服务进入寻常百姓家。
吴先生是一家企业的业务员,他告诉记者,自己当初也是一个自行车爱好者,记得刚参加工作时,每天都会骑着自行车上下班,而且,周末还会带着女朋友去兜风。后来有一次,当他骑着自行车去女朋友的单位接她时,被女朋友给奚落了一番,并告诉他以后别骑着一辆破自行车来接她了,因为,她们单位上大多数女孩子的男朋友都开着车来接女友,这让她很没面子。这件事对吴先生的打击很大,后来,他经过加倍努力存了点钱,并贷了一些款,咬了咬牙买了一辆车。当记者问吴先生,如果大多数人转变这种观念,选择自行车这种低碳环保的交通工具出行时,他是否还会骑车上班,他肯定地点了点头。□见习记者魏奇峰
新闻推荐
宣侠父(1899——1938),浙江省诸暨县长澜乡人。1899年生于一个贫寒的书香之家。1923年,在杭州参加社会主义青年团,任团杭州地委秘书,不久,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924年受党组织派遣到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19...
甘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甘南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