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教育厅日前印发了《甘肃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要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按照规定,规范操作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从春季学期开始,学生学籍注册、转学、休学、复学、退学、毕业等工作全部在系统平台上进行。其中明确,同城高中生不得转学,旷课超时将被退学。学生学籍档案中的姓名、出生日期、籍贯等信息,必须与《居民户口簿》的信息一致,不得随意更改。
学籍档案包括7类信息均不得更改
●学生学籍档案中的姓名、出生日期、籍贯等信息,必须与《居民户口簿》的信息一致,不得随意更改。
按照《甘肃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的要求,学生初次办理入学注册手续后,学校为其采集录入学籍信息,建立学籍档案,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申请学籍号。学校要按照学籍主管部门的要求为学生建立学籍辅号。学生学籍档案中的姓名、出生日期、籍贯等信息,必须与《居民户口簿》的信息一致,不得随意更改。如确需更改,由家长凭《居民户口簿》或其他证明文件向学校提出申请,并附《居民户口簿》复印件或其他证明复印件,由学校审核变更学籍信息,并报学籍主管部门核准。
三种情况不予转学
●初始年级和毕业年级休学期间不予转学,跨年级不予转学。
●普通高中学生在同一城市城区内或本县范围内不予转学。
●职业高中学生不得转入普通高中就读。
《细则》明确,学生转学(包括省内和跨省转学)时,需持相关证明材料,由家长向转出学校提出申请,领取甘肃省中小学生转学证明,前往转入学校联系。转入学校同意并签章,返回转出学校签章,并由转出学校学籍主管部门确认,再由转入学校学籍主管部门审批,完成转学手续办理及学籍信息变更。
三种情况可休学
●学生因病经诊断需停课治疗占一学期学时三分之一以上。
●学生在一学期内连续请病假超过一学期总学时三分之一仍不能到校上课的。
●因出国等其他原因需要休学的。
学生休学由家长提出书面申请,学校报学籍主管部门审批后,通过电子学籍系统登记。学生因病休学,需持县级及以上医院诊断证明、病历和医药费票据。因其他原因休学,也需提供有关证明材料。学生休学期间保留学籍。学生单次休学期限不超过一年。因病休学期满仍不能复学的,应当由学生家长持县级及以上医院诊断证明、病历和医药费票据向学校申请延长休学期,经学校和学籍主管部门同意,可继续休学。休学一般不得超过两次。
学籍号一人一号终身不变
《细则》规定,学籍号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生成,一人一号,终身不变。学籍辅号在学生入校注册后确定,一般使用至本学段毕业。学生中途转学、休学、辍学、退学,或因其他原因被取消学籍,原学籍辅号由学籍主管部门注销,不得重新启用。
今年秋季四川省将公布高考改革细则
多项举措助推教育改革创新
2月20日,四川省召开教育工作视频会议。2014年四川省教育工作将着力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着力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着力促进教育公平公正,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效益,着力维护学校安全稳定,通过多项举措助推四川省教育改革发展,努力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贡献。另外,就社会关心的高考改革细则何时出台,省教育厅厅长王嘉毅明确,今年秋季将推出此项改革措施细则。
高考改革意见呼之欲出
王嘉毅表示,今年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部将于上半年出台总体方案和关于高考科目、外语一年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考试违规处理等5个配套实施意见。四川省将根据教育部总体方案和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办法,争取在今年秋季出台。要严格执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制度,试行学区制和九年一贯对口招生。要进一步完善初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加快推进职业院校分类招考和注册入学工作,试行中职学生注册入学和中职免试升高职,完善已经开展的“2+2+1”招生试点和“三校生”招生办法。要积极争取、扩大省外高校对四川省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和医学类专业的定向招生专项计划。
破解城市学校“大班额”问题
今年四川省以标准化学校建设为重点,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加快缩小区域、城乡教育差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各地要切实加大对城市教育的投入,采取探索组建教育集团、学校联盟、名校办分校、强校托管弱校、优质学校帮扶薄弱学校等举措,努力扩大城市义务教育资源,积极破解城市义务教育资源短缺造成的“上学难”“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要落实连片特困地区乡村学校和教学点教师生活补助政策,促进城乡教师、校长合理流动,使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积极支持金塔县等10个县(市、区)迎接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评估验收,争取今年顺利通过,同时做好高台县等10个县(市、区)今年的省级评估验收工作。要抓紧抓好岷县漳县教育灾区重建工作,坚持恢复与发展并重,严格建设标准,精心组织设计和施工,确保按节点、高质量完成灾后重建任务。今年四川省将启动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58个连片贫困县的316个乡镇各新建或改扩建1所幼儿园,努力实现全省乡镇中心幼儿园全覆盖。
职业教育改革全面围绕“兰州新区”
王嘉毅表示,四川省今年大力推进职业教育助推城镇化国家级改革试验区和兰州新区职教园区建设。要紧紧围绕兰州新区产业集群发展的人才需求,努力实现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对重点产业的全覆盖,确保职教园区与新区主导产业相匹配。要加快整合职业教育资源,调整学校布局结构,在两到三年内扭转中职学校资源分散、效益不高的局面。今后一个市州要集中力量办好1至2所规模在3000至5000人的中等职业学校,在全省建成30至40所左右的重点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要继续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办好一批示范学校、品牌专业,引领和带动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今年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力保85%
今年全省高校要围绕四川省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继续调整高校专业结构,控制招生规模,优化招生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着力破解制约医学人才培养瓶颈,加大对医学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推动落实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指导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和创业工作,协调实施好特岗教师、西部计划、“三支一扶”、入伍预征、到村任职等基层就业项目工作,努力实现大学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5%的目标。今年还将推进“优质资源班班通”,通过各级政府和企业投入建设网络和硬件设备,由学校支付运营费用的方式,多方融资,争取今年在全省建设3万个“班班通”班级,使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普遍使用,促进信息技术与教学活动深度融合。进一步建立健全省级教师培训体系,实施陇原名师引领贫困地区教师成长计划、“百千万”乡村教师教学技能提升计划、万名乡村校长能力提升计划等3项计划,促进农村教师、校长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民族教育实现跨越发展
今年抓住民族地区特别是临夏、甘南州教育的薄弱环节,全面落实支持临夏、甘南州教育跨越发展行动计划,着力解决两州学前教育、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素质等方面的问题。在临夏、甘南重点建设一批乡镇中心幼儿园,实施普通高中“内地民族班扩招计划”,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大力推进示范学校建设,力争经过3至5年,在全省建成1000所德育示范学校、1000所体育艺术示范学校、1000所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通过这些示范学校以点带面辐射全省,将立德树人落在实处,让体育锻炼成为常态,以优秀文化润泽学生,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记者孙亚斐
新闻推荐
【本报讯】来自气象部门的消息称,短期内陇原大地将再迎明显降雪天气过程,特别是陇东南局部地方有中雪;河西五市伴有5到6级西北风,局部地方有沙尘。兰州市的天气在本周内有转暖的趋势。气象专家说,根据...
甘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甘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