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蓥记者站 游青 周松林 本报记者 刘夏
条条道路车来人往、幢幢高楼拔地而起、公租房里欢声笑语、超市商品琳琅满目……6月11日,记者走进华蓥市广华工业新城,眼前呈现出一幅热闹温馨的城市生活画卷,一座既有厂房又有住房,既有工作又有生活,既有生产又有服务,既有工厂又有商场的“产城一体”现代化工业新城已初具规模。
近年来,华蓥市围绕“两化”互动、产城一体的发展思路,推动广华工业新城向现代产业、现代城市、现代生活“三位一体”工业新城转变,积极把广华工业新城建成现代化新型工业城区。
产业集聚 推进基础设施建设
只有林立的厂房车间、整装待发的商品,白天机器轰鸣、夜晚寂静一片毫无人气的工业园区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产业发展的需要,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经济发展。
如何把工业园区建成产业的集聚区、城市的支撑区?如何实现传统工业的成功转型?这是华蓥决策层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不管什么企业,即使经济效益再好,只要污染环境,就直接拉入黑名单。”园区工作人员唐扬友说,华蓥过去一直以水泥、建材、煤炭等工业为主,最近几年,华蓥坚持推进传统产业向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型材料等主导产业转变。
2008年,第一家机械制造类企业——正大汽配入驻园区;2009年,第一家电子信息产业类企业——领创电子入驻园区
……
如今,华蓥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元器件到整机、从低端到中高端的跃升,华蓥市被评为“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外贸发展示范基地”;围绕重庆“两车”配套,重点发展以发动机、传动设备、电器仪表为主的汽摩零部件,华蓥市成为重庆汽摩产业的重要基地……目前,广华工业新城入驻企业110户,去年年产值达88亿元。
“我们按照城市理念建设工业园区,既重产业,又重配套。”唐扬友对广华工业新城的规划方向如此概括。
近年来,广华工业新城以产业发展为先导,坚持投资主体多元化,采取民间资本建设、政府统一承租的方式,吸纳民间资本5亿元,新建标准厂房和综合配套服务区18万平方米,带动园区生产生活功能完善。如今,广华工业新城的警务室、绿色网吧、电影院、超市等基础设施应有尽有,形成了集生产、生活于一体的新的城市形态。
安居乐业 企业员工喜笑颜开
当天下午,记者走到国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楼下,只见200多辆摩托车整齐地停放在指定的位置。
“虽然这里离城区并不是很远,以前下班我们都是坐公交车回家,但还是比较麻烦。”该公司员工胡强告诉记者,前段时间他搬进广华工业新城新建的公租房后,便买了辆摩托车,下班后只需两分钟就能到家。
“我们上班在园区,家也住在园区,真是太安逸了!”企业员工都不由得发出感慨。
公租房小区内,楼房错落有致,警务室、超市、路灯等生活基础设施应有尽有。“下了楼就可以购物、休闲娱乐,一点也不比城里的小区差,这里就是我们的家。”华金润集团员工蒋丹高兴地告诉记者,因为她去年荣获“优秀员工”,入住公租房还有租金减半的优惠政策。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广华工业新城通过与客商共建的方式,为企业员工修建公租房。如今,333套公租房已经交付使用,另外还有189套农民工保障性住房即将竣工,企业员工过上了城市的幸福生活。同时,华蓥市还积极出台优惠政策,保障企业员工住得上房,员工子女上得了学。
居住环境、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的变化让居民真正感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和优越性,多条公交线路穿园区而过,学生开开心心就近上学,一到晚上,电影院、绿色网吧座无虚席……一座功能完善、宜居宜业的新城正绽放出蓬勃发展的活力。
“以前一心想往城里跑,现在住在这里哪都不想去,因为这儿就是一座交通便捷、购物方便的新城市!”安居乐业已成为企业员工现在的真实生活写照。
新闻推荐
享受慢生活的永兴乡民。□本报记者朱丽/文胡佐斌/图华蓥山下,渠江河畔,横亘着一个千年历史的场镇,场镇上至今还保留着一条老街,叫甘溪街。这个场镇,就是今日的永兴镇,昔日的甘溪场。千百年来,因为特殊的...
华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华蓥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