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现场。
诗人们参观宝箴塞。
诗人们在小平故里前合影留恋。
□华蓥记者站杨天军本报记者胡佐斌文/图
8月24——27日,广安文化界又迎来一件盛事:由《散文诗》杂志社组织的第十七届全国散文诗笔会暨第八届中国·散文诗大奖颁奖会在此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30余名知名散文诗诗人齐聚广安。
“广安是世纪伟人邓小平的故乡,也是红岩精神的发祥地,华蓥山双枪老太婆的传奇故事广为传播,对于广安,我们心仪已久。”《散文诗》杂志社总编辑冯明德说,这次参加广安行的受邀诗人中,绝大多数人是第一次来到广安,在来之前,他们一直充满期盼,希望借此次活动,好好感受一下广安的自然与人文,寻找灵感迸发的瞬间。
笔会上,记者了解到,参会人员来自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他们中既有创作成绩显著的实力派散文诗人,也有崭露头角的散文诗新秀;既有扎根本土的少数民族诗人,也有靓丽诗坛的女诗人。他们从边塞、小乡镇,从京城、大都市,各方俊彦,与广安文艺界人士欢聚一堂,这是诗一般的聚会,也是轰动诗坛的一大盛事。在谈及红色文化旅游与散文诗创作的关系时,诗人们言辞切切,各抒己见,会场掌声阵阵,气氛热烈。
25日—26日,与会诗人先后前往武胜县白坪—飞龙乡村旅游度假区、宝箴塞和华蓥山石林、邻水等地采风,给诗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民国军事要塞宝箴塞,其复杂而巧妙的军事防御设施,令诗人们啧啧称叹。当得知武胜县是小说《红岩》作者之一杨益言的故乡时,当即有好几位诗人关心起了杨益言的故居是否还在、杨益言创作的《红岩》有无武胜背景等问题。登上华蓥山旅游区,得知那高耸的人物塑像就是双枪老太婆时,大家争相留影纪念。在充分体验了石林景区中的一些狭窄而曲折的山路后,一位诗人感慨道:“前些年,随着电视剧《双枪老太婆传奇》的热播,双枪老太婆的光辉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如今来到她战斗过的华蓥山,这莽莽大山,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当年游击战争的艰辛与伟大。”而在邻水,杨家湾土屋改造的农家乐里19岁小伙自造直升机,李准故里的农旅结合,缪氏庄园的综合产业园,都给诗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在即将返程之际,来自内蒙古的诗人李亚强则说:“我订了今天晚些时候的火车票,时间还早,我要独自在广安再转转、再看看,我真的很喜欢广安。”
活动中,《散文诗》杂志社总编辑冯明德还代表全国散文诗笔会授予广安市“中国·散文诗创作基地”牌匾。活动结束后,诗人们将以“红色广安”为主题各自作诗,在《散文诗》刊以专辑发表。
对于这次笔会,一位本土诗人用诗歌的形式如此写道:广安,中国西部的文化热土,诗意丛生的文明高地,胸怀博大,情愫炽热,与散文诗,一见钟情,相拥入怀。于是,广安,就成了散文诗人耕耘的园地,荡舟的港湾,成长的摇篮……
新闻推荐
去年以来,华蓥市住建局、环保局等部门围绕华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还市民两河清水、两岸翠绿、一片蓝天”总体目标,突出“截污、清淤、生态修复”等重点,从矿山、工业等
□华蓥记者站杨天军游青8月24日下午,四川省政协副主席陈文华到华蓥市开展渠江流域巡河督导活动,他在清溪河西桥查看了渠江支流堤防建设及河道清淤工作开展情况后,对华蓥市推动河长制工作给予充分肯...
华蓥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华蓥,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