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准备去送水的邱蓉。
见到邱蓉时,她正在把桶装水往自行车上搬,准备前往某小区送水。邱蓉今年四十几岁,但两鬓却已斑白,脸上皱纹凸显,相貌与实际年龄要苍老许多。记者在与她交谈中了解到,邱蓉为了抚养三个儿女成人,多年来,除了送水这一主业外,还同时兼顾了两份副业。日子虽然过得辛苦,但让邱蓉骄傲的是,儿女们都在健康长大。大女儿已经嫁人、老二中专毕业、老三正在读职中。
邱蓉和丈夫贾从贵是广安市邻水县柑子镇金谷村人,2000年贾从贵来到德阳打工,为了跟丈夫在一起,2001年邱蓉也来到德阳。刚开始,夫妇二人都在亲戚家开的送水店里打工,每月收入不足千元。2007年,亲戚有意把铺子转让出去,得知消息后,两夫妻经过商量,决定拿出所有积蓄顶下铺子。“为了抚养孩子,送水赚的钱不多,必须再多找一个赚钱的门路。”邱蓉说服丈夫,将店铺一分为二,一边摆满了桶装水,另一边开起了小卖铺,“日子虽然辛苦了点,但为了孩子,这个苦我能吃。”在一边送水一边开小卖部的两三年里,邱蓉积攒了几万元。
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一家人吃住仍然在门面里,对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有所影响。2008年,邱蓉和丈夫决定,在市区买一套房子,自己的积蓄再加上借的9万元,一共12.5万元,买下一套二手房。房子有了,债务也背上了。接下来几年,为了还清借款,邱蓉夫妻俩不分黑夜的挣钱。现在,邱蓉和丈夫白天送水,下午邱蓉就兼职经营麻将铺,晚上为茶楼打扫清洁。三份工作干下来,每月纯收入在1000元以上,多的时候可达2000元。“目前,我们的债务已经还清大半了。”看着借款一天天减少,邱蓉的心情越来越好,她相信,只要自己肯努力,借款会早日还清,日子会越来越好。文/图 本报记者 邱洁
新闻推荐
(记者易陟)省商务厅认真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依托“川货全国行·哈尔滨站”活动平台,积极组织贫困县(区)特色食品、有机农产品企业携品牌产品开拓东北市场,以市场带动生产,促进贫困县(区)农业增产增收...
邻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邻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