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记者站 吕清辉 本报记者 李倩
明月山,越往深处路越窄越险。邻水县石滓镇花房村坐落在大山里,鲜为人知。
4月,万物生发的时节,村里一边改土,一边种植中药材。这,是全村脱贫致富的希望。
“脚下这片荒山,石头多,改土难度大。村里又没钱,这是个大问题。”村党支部书记周泽民说,“这个问题,我给书记说了,他来帮我们想办法。”
周泽民说的书记,是联系该村的邻水县委书记赵璞。
直接和县委书记“对话”,对周泽民这个村干部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是难事。“有事直接找书记”,这是周泽民的“特权”。
这样的“特权”,邻近的中城寨村村主任胡建清也时常使用。前不久,村里发展产业受阻,胡建清就使用这个“特权”把问题解决了。
村干部心里亮堂,这是“精准脱贫常委先行”带来的好处。要不然,他们哪里有勇气联系县委书记?
今年2月开始,邻水12个县委常委,每一个都成为脱贫攻坚的领头人,立下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让邻水成为全市脱贫攻坚示范县的“军令状”。
脱贫任务最艰巨
要当全市示范县
“邻水要当全市脱贫攻坚的示范县。”2015年底,县委一班人立下这道“军令”。
如何示范?从数字上说,今年,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给邻水下达扶贫任务:33个贫困村摘帽、1.429万人脱贫。要争当示范的邻水,自我加压,提出实现60个贫困村摘帽、1.715万人脱贫的目标。
不少熟知县情的干部没底: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就不错了,哪里还敢说这样的“大话”?
干部不自信,缘于邻水脱贫任务的艰巨。
邻水总人口103万,既是全省移民大县,也是全省脱贫攻坚四大片区之一。换言之,邻水是全省脱贫任务最艰巨的地区之一。
怎样艰巨?全县有152个贫困村6.49万农村贫困人口、1.43万城市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9.5%。
邻水不仅面临贫困量大、面宽、程度深的共性问题,还有个性问题:分散边远、底薄多灾、脱贫返贫现象突出。
三山两槽是邻水的标志。这独特的地形地貌,也是贫困的根源所在。因而,县内的贫困村主要分布在二环山区、水淹区、旱山区、地质灾害沉陷区“四大区域”。
脱贫攻坚,绝对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这样棘手的情况下,邻水怎样才能担起示范之名?
扶贫难,路子对了就不难。邻水县委使出的杀手锏是:“精准脱贫常委先行”。
这是邻水县委班子反复思量后的决定。此前,他们抛出了一连串问题自我叩问:
扶贫是党委政府的天职,可年年扶贫,为何任务还如此艰巨,群众还如此贫困?
以往扶贫重短期轻长期、重给钱轻制度,这样的模式不打破,群众如何能致富?
长期困扰贫困群众的吃水难、行路难、用电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等诸多问题,如何才能根本解决?
邻水县委的答案,便是每一个常委:扶贫力度更大,办法更多。在赵璞看来,肩负全县发展重任的县委常委,只有在脱贫攻坚的熔炉里经过千锤百炼,才能真正成为脱贫攻坚的领头人。
今年2月22日,邻水召开十二届县委第83次常委会,明确提出“精准脱贫常委先行”,以彻底之决心,向贫困宣战!
常委工作很繁忙
脱贫攻坚最用心
有人以为,“精准脱贫常委先行”只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毕竟,县委常委每天工作连轴转,就连参与脱贫攻坚的时间,都难以保证。
如何不让“常委先行”只成为一句口号?邻水县委明确要求,县委常委定期研究脱贫工作、开展驻村帮扶、汇报脱贫进展、展示脱贫成果、报告履职情况。
3月15日,邻水县委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常委们各自汇报了脱贫工作开展情况,并逐一接受点评。
“这其实是12个常委的竞赛。”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志军说,“要是哪个常委负责的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效果不好,被比了下去,绝对让人睡不着觉。”
压力就是动力。立下“军令状”的常委们,开始行动了。
以问题清单找短板——12个常委各自带着脱贫战线干部深入联系贫困村、贫困户,逐一查找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形成台账。县委副书记、县长黄永鸿坦言,“只有深入分析,找出症结、找准根源、厘清短板,才能有的放矢。”
(下转第二版)
新闻推荐
本报讯(邻水记者站吕清辉记者李倩)近日,邻水县一级枢纽汽车客运站项目施工现场,施工人员正有条不紊地实施幕墙工程和内装工程。“原计划12月完工,预计6月就能投入使用。”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总投资9...
邻水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邻水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