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水记者站 吕清辉 本报记者 刘夏
7月18日一大早,一辆小轿车开到邻水县柑子镇岐山村村民李善朝家院子里。“大叔您好,您家的李子树上没结果子呢,难道今年收成不好吗?”从车上下来的一名年轻人问道。
“10天前就已卖光了!”李善朝笑着说,村上的水泥路通了,今年没出家门就把李子卖完了,每斤的价格还比市价高出2元钱。
“以前,村里的路不通,每到李子成熟时,我就和老伴儿将李子背到场镇去卖。辛苦不说,还卖不上好价钱。”62岁的李善朝15年前就在岐山村承包了30亩荒山种植李子、枇杷、梨、板栗等果树,但因村里交通条件滞后,并未为他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遇到丰收年,李子卖得慢,很多都烂在了树上。”
去年8月,9公里长的通村水泥路开始修建,让李善朝对未来发展有了信心,也让岐山村迎来了脱贫转机。“今年都是游客自驾过来进园采摘,我在家门口就赚了3万多元。”李善朝说。
“村上的土壤、海拔、温差、光照等,非常适宜种植李子等水果。以前交通不便限制了产业发展,现在路修通了,村民脱贫致富再也不会‘卡\’在路上了!”岐山村党支部书记李健康介绍说,村上又整理出500亩荒山发展李子产业,届时将和临近的天子、桅子、金关等村形成李子产业带,成为一项富民产业。
在邻水县,像岐山村一样,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善,带动产业快速发展的贫困村还有不少。交通扶贫已经成为该县决战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强劲“引擎”。
据了解,邻水县将152个贫困村道路建设纳入全县农村公路整体规划,全面实施农村公路通畅工程,加快产业重点发展区域道路、桥梁等工程建设,从根本上改变贫困群众行路难、运输难。截至目前,该县新建通村公路310公里,新增通畅建制村52个,行政村通畅率达到92.84%,75%的村实现了村道主干网络全硬化。
新闻推荐
□刘鸿口述夏兴初整理2008年5月12日的特大地震,夺去了成千上万同胞的生命。这场灾难,使众多遇难同胞的身份无法确认。5月14日,遵照上级命令,广安市公安局立即成立抗震救灾刑事技术工作组,我和全市...
邻水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邻水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