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岳池记者站 肖勇 罗武林 记者 李倩)7月16日,尽管已经放了暑假,但岳池县顾县小学二年级2班班主任杨涛,在经过几天的休整后,又开始忙碌起来。“有几个学生父母不在家,爷爷奶奶年事已高,我要去看一看。”杨涛说。
同杨涛情况有些不一样,该校教师杨波兰刚送走一届毕业班,不用再惦记学生。原本可以轻轻松松过暑假的她,也在忙着整理几天前学校组织的“四有”好老师学习教育活动笔记。
顾县小学校长万刚告诉记者,全县新的师德考核办法出台,建立了以家长、学生打分为主要依据的考核机制,教师压力明显增大,责任心普遍增强。
2014年12月,岳池县教科体局出台了《岳池县教师师德考核办法(试行)》,明确教师师德以家长(学生)、教职工、校考核领导小组测评“三合一”的方式进行。家长(学生)的测评中,小学一二年级由家长负责考核,三年级及以上的由学生考核,考核成绩占总分值的50%。
考核交给家长和学生来打分,他们会不会在教师的授意下不敢公正评判?个别学生、家长对教师有偏见,会不会影响到考评?“考核是在匿名的情况下进行的,教师不会出现在考核现场,由校考核领导小组独立完成。”岳池县教科体局副局长蔡晓林说,家长和学生打出的“不合格”等级,会写明对教师在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学生们提出的共性问题,学校再进行认真调查,加上校教职工和校考核领导小组的考核后,才会作出最终认定。
岳池县实验学校副校长游红梅认为,以前的师德测评由学校组织,教师之间相互考评,人情的成分更大一些;而“三合一”考评方式更客观、公正,更能反映出教师师德的真实水平。
考评结果能否实现有效利用?岳池县教科体局将考核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次,对师德考核被评为“优秀”的教师,年度考核方可确定为“优秀”,可在职务晋升、选培省市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方面获得优先推荐。而师德考核被评为“不合格”者,年度考核和绩效考核将会定为“不合格”,扣发当年奖励性绩效工资,在提拔任用、岗位竞聘等方面实行“一票否决”。
“教师都是知识分子,特别珍惜自己的身份,谁都不愿意当‘不合格\’者。”蔡晓林表示,以岳池县实验学校为例,在2014年秋季学期期末考核中,一些教师的考核成绩为80多分,考核结果为“良好”。而在2015年春季学期期末,几乎所有教师考核成绩都能达到90分以上,结果为“优秀”。蔡晓林说,“两种不同的结果,证明了在新的考核机制促进下,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素质正在提升。”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刘婧全市4000多个村(社区)都已聘请法律顾问,覆盖率达100%;全市中小学校聘请法治副校长(辅导员)3200余人,配备率达100%;全市已组建6000余人的普法宣讲团(队)和普法宣讲志愿者队伍;……一组组数据...
岳池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岳池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