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雁江区中和镇的场镇居民十分高兴:58盏路灯已完成主体安装,调试完毕后即可投用。“今后再晚出去都不怕黑灯瞎火了。”居民李咏梅激动不已。
“灯光环境的改善,仅是场镇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内容之一。”中和镇党委书记罗永春介绍,近两年来,该镇坚持把深化城镇综合治理作为加快建设国、省小城镇建设重点镇的重要抓手,努力改善场镇环境,场镇面貌日益变化,居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日前,本报记者实地进行了采访。
强教育重引导 宣传发动全覆盖
1月8日早上,崔茂奇等两名市场秩序劝导员像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中和镇综合农贸市场内,或查看入驻商家经营情况,或劝导个别流动商贩到政府统一规划区域经商,确保市场井然有序……
中和镇城乡环境管理办公室副主任王忠说,场镇整治既是美化场镇环境的一项民生工程,也是改善人居环境的一项民心工程。确保整治工作顺利开展并取得实效,得到广大居民的支持与配合是前提。为此,他们坚持把提升居民文明素养、养成文明习惯作为场镇综合整治行动的出发点,通过居民大会集中讲与干部上门分散讲相结合、场镇广播定时宣传与流动宣传车不定时宣传相结合、逢场天设点固定宣传与街面流动发放宣传单相结合等宣传形式,将整治行动由场镇延伸到农村每个家庭,实现宣传发动全覆盖、无盲点,使广大群众自觉形成维护场镇形象的思想共识。
“自整治行动启动以来,已累计发放宣传单2万余份,出动宣传车60余台次,宣讲人数超2000人次,形成了场镇综合整治人人知晓、人人关心、人人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就宣传引导成效,王忠说。
添设施优环境 场镇面貌展新颜
场镇整治,行动是关键。
整治中,中和镇结合板永路改造工程,已完成对场镇过境段人行道的美化工程,亮化工程正有序推进中;投入140余万元,对2.5万余平方米的街道建筑立面进行了清洗或粉刷,为501个门面免费统一制作了规范店招;在场镇附近设置了1个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的免费停车场,设立了客车上下客、车辆规范停放区域和标识标牌12处;开展农贸市场分区优化,新增固定、临时摊位130余个;在中和中学、中心校、农贸市场、街道主要路口等人流密集区域安装视频监控6套,场镇服务功能不断完善,承载能力持续增强……
系列添设施优环境的举措,使中和场镇面貌焕然一新:穿镇而过的一条沥青公路宽敞整洁,免费停车区域停放的车辆秩序井然,沿街的店招店牌统一规范,市政道路更加整洁通畅了,便民利民的公共设施增多了……这些变化,不仅带给居民视觉上的享受,还给居民生活带来了便捷。“以前,场镇的水泥路面受损严重,一到下雨天,出门走在路上就像踩‘地雷\’一样;现在安逸了,烂路变成了宽敞平整的沥青路,场镇街道变宽了不说,连人行道都贴上了地砖……”铜锣村的吴良宣老人高兴地说:“场镇环境变好了,我现在每天都要到街上逛几圈。”
严执法常整治 建章立制固基本
今年以来,中和镇派出所的民警每天承担了一项特别工作:派员参与场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整治行动,引导驾驶人员到新规划的免费停车位路段停车,并按相关法律程序对违章车辆进行强制拖移和统一管理。
据悉,中和镇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明确了规范商贩经营、街面容貌、车辆停放、车辆营运、广告张贴秩序,保持场镇整洁卫生的“五规范一保持”整治重点,努力做到标准明确、尺度统一,并积极整合工商所、食安办、派出所等镇级职能部门的执法资源,对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依法处置,做到主体合法、程序合法。同时,在及时成立专门机构的基础上,依托居组干部、市场管理员成立日常巡逻队伍开展日常巡查;抽调建环中心、派出所、工商所等部门人员组建集中整治队伍,对拒不听从日常巡逻人员劝导的行为进行集中整治;由党政班子成员带队,镇干部分组参加,对日常巡查、集中整治情况进行督查,同时由镇纪委牵头对领导值周巡查情况进行监督,实现了健全制度机制与严格考核奖惩相结合、集中攻坚整治与长效常态治理相结合,推动场镇环境秩序综合整治向纵深发展。
“公路通畅,街道干干净净,摊位摆得整整齐齐,车辆按规定停放……这回政府整治场镇‘脏乱差堵\’是动了真格的!”看着场镇面貌的变化,中和场镇居民不禁感叹。
本报记者 黄建伟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谢凤一座座干净整洁的小洋房依山而建,一条条水泥公路从宽阔的田野间穿过,成片的鱼塘中,残荷、莲蓬点缀其间,相映成趣。村子一侧紧挨遂资眉高速公路的大片土地中,成片的精品柑橘示范...
岳池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岳池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