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能在这找到活做,不给钱,我都愿意!”40来岁的杜桂玲爽快地说。
杜桂玲家住杜集乡,2010年,孩子考上了长丰一中,她便做起了陪读老妈,到县城来租房子,陪孩子上学。因为在县城人生地不熟,平常除了给孩子做饭洗衣收拾家务,生活相当枯燥。一个偶然的机会,杜桂玲结识了也在长丰一中陪读的高坤凤,于是高坤凤就让杜桂玲到她的手工缝制厂来找点事做,这下可给杜桂玲的生活找到了乐趣。她不仅在县城有了朋友,还有了一份收入。
朱巷镇手工缝制厂和益益培训学校是高坤凤于2000年6月创办的。主要从事农民技能工、“阳光工程”免费培训;重点从事各种手工加工、缝制。十多年来,该厂共培训包括各种缝纫工、计算机、电焊工等农民工8000余人,向上海、江苏、浙江合肥等地输出农民工7000余人;经过该厂培训和输出的学员,有的年收入达到30000元;有的经过多年的锻炼和打拼,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当了老板。他们给当地带来很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09年,高坤凤的孩子到县城上学,她到县城来陪读时,看到有很多来县城陪读的母亲无所事事,便想把自己的缝制厂延伸到县城来。她的想法得到了68岁的岳德芝大妈的支持,大妈告诉她,县城还有很多下岗职工都没什么事情做,如果让她们也参与进来肯定会很受欢迎。于是岳大妈先把自己的女儿仇恒华商量,立即得到了女儿的响应,岳大妈还把自己的家里做为高坤凤缝制厂的联络点。大家首先到岳大妈家来集中培训,然后就把材料带回家去做。缝一双皮拖鞋,可赚2.5元钱,手工快的一天能缝20多双。
高坤凤的手工缝制厂在县城受到了留守妇女、陪读母亲、下岗职工、失地农民和40—50岁人员的青睐,目前在朱巷、下塘和水湖镇共设立四个缝制点,有500多人参与到手工缝制的队伍中来,年收入约2万元左右。
“功夫不负有心人”,朱巷益益培训学校于2006年度被评委县“再就业培训”先进职业培训结构;2004年,高坤凤被评为县“十大创业明星”等光荣称号;2007年,高坤凤当选为政协长丰县八届委员会委员。
高坤凤说,今后缝制厂将加大投入,扩大规模,为更多的农村妇女解决就业乃至创业问题。(杨慧秦秀荣)
新闻推荐
目前,下塘镇全镇上下正以高昂的精神状态,全力投入到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中,确保在禁烧期内“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 下塘镇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第一组长、镇长为组长的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领...
长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