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升,小麦先后进入抽穗扬花期。据预测,今年合肥市中、迟播小麦赤霉病将偏重发生。而抽穗扬花期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期。记者了解到,当前各地正在积极开展小麦赤霉病防治工作。截至4月24日,全市小麦赤霉病已防面积达到110万亩,约占小麦播种总面积的六成。
走进位于长丰杨庙镇十井村的长凤家庭农场小麦种植基地,2000多亩的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然而,"农场主“孙善东却高兴不起来。
“别看现在麦子长势好,一旦出现连阴雨,发生赤霉病,这些麦子全部都要遭殃。"孙善东告诉记者,他的担忧来源于农业植保部门的病虫害预报。
孙善东说,小麦赤霉病可防难治,要是碰到不好的天气,感染发病,小麦将会大幅减产。幸好,农业部门及时提醒打药防治,希望能保障小麦丰收。
正如孙善东所言,小麦赤霉病是小麦主要病害之一,危害较大。不过,它并不是小麦的“癌症",是可以防控的。长丰县植保站副站长王传芹说:“一旦小麦发生赤霉病,穗子烂掉了,就不可以防治了。所以,必须要提前防治,见花打药,兼顾其他病害。现在,小麦到了扬花期,又遇到晴好天气,正是防治赤霉病的好时机。"
据市农业经济技术监督管理总站植保植检站负责人柯贵中介绍,防治小麦赤霉病,要抓防治适期,两次用药不动摇。严格按照生育进程用药,第一次用药以小麦齐穗始花为标准,间隔5~7天用第二次药,做到扬花一块用药一块,避免一刀切。同时,要选好药种,严格按照病虫情报推荐的药剂,选用高效低毒农药,用准药量、病虫兼治、一喷多防。此外,要立足抗灾,抓住晴好天气及时用药,遇到阴雨天气抢雨隙用药,施药后6小时内遇雨要及时补治,提高防治效果。 (杜刚 康传兵 柳书节)
(原载4月27日《合肥日报》)
新闻推荐
3月31日下午,县扶贫办副主任杜会中带领检查组来到下塘镇检查扶贫工作开展情况。检查组先后检查了李岗、牌坊、南集和朝等4个重点贫困村(社区),详细了解了2015年贫困户信息采集、建档立卡扶贫手册填写...
长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长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