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巢湖新闻 > 正文

扎根田野播撒科技 一心向农守望丰收

来源:安徽日报 2016-12-23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安徽省农民满意农技员名单

江红莲,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农技综合服务站农艺师。

年如一日奋斗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她被广大农民称为贴心“莲姐”。 年蚕桑专业毕业分配到乡农技站工作后,她大胆探索山区栽桑养蚕新思路,推动当地养蚕户从无到有,为山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近年来,为更好地服务农户进行种植结构调整,她勤学钻研,整天泡在田间地头,熟练掌握了水稻、茶叶、蔬菜、瓜果树、中药材等多项栽培技术,并将所学、所思运用到生产实践中。

她负责潜口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工作,与同事和村干部跑遍了山野,采集水稻、油菜、茶桑果园等各类土样个,全镇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4万亩,为全镇增收节支三百多万元。

随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江红莲在做好农技推广工作的同时,将服务重点向这一新生事物延伸。建前引导、建后扶持。在潜口镇,许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的蓬勃发展都凝聚着她的心血和汗水。持续5年参与“包村联产”,服务科技示范户户,辐射带动周边余户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所包科技示范户每年亩产节本增效达%-%,并培育出一大批省、市级农民创业带头人。

多年来,江红莲发挥兼任乡镇农业气象信息员的优势,在收到各种恶劣气象信息时,她总是专程骑车前往基地挨家挨户打招呼,指导种植大户做好防范措施,将灾害的影响降到最低。付出总有回报,由于工作突出,江红莲多次获得 “黄山市优秀农技员”、“徽州区科普先进工作者”称号,获评黄山市、安徽省“三八”红旗手称号,先后当选潜口镇十六届人大代表、潜口镇十三届党代表和徽州区六届党代表。

李德福,淮南市潘集区贺疃农技站站长,推广研究员。

年来,他勤学精研,熟知田间的每一种病害,虫害与杂草,被农民称为行走的“庄稼全书”。他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讲解动员,一年又一年的示范推广,使得科技兴农深入人心。他连续6年主持农业部小麦高产攻关,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均高标准通过省专家组现场实收,万亩麦茬稻平均亩产突破公斤;万亩稻茬麦亩产突破公斤。

李德福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病虫害防治经验,积极引导农民科学防治在前。每年在生产关键时期,李德福都要开展病虫害预测预报及防治培训,由于情报准确,指导到位,贺疃镇稻麦平均单产较周边乡镇要高出多公斤。

针对外出务工农民返乡成本高,种庄稼难的问题,李德福积极探索土地托管全程服务。他领头创办了“德福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播种、打药等的机械化方面走到了全市的前列;合作社还设立了机插秧服务队和植保服务队,从插秧到施药和日常管理,农民一个电话,服务队就服务到田间地头,困难农户可免费享受服务。如今合作社已实现了水稻机插秧万多亩次,小麦机械化播种、机开沟万多亩次,稻麦病虫害统防统治万多亩次。

李德福是种地的科技人,示范者,研究员。他在《安徽农业科学》等期刊先后发表论文篇,并先后获得部颁“全国农业推广合作奖”一等奖、“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安徽省省级科技成果奖”、“淮南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工作者”、“全省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先进个人”、“全省农技推广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陈福军,广德县畜牧兽医水产局高级兽医师。

多年来,他深入养殖户开展养殖和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培训、动物防疫法律法规宣传和畜牧兽医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服务工作。 年,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他牵头组建了高致病性禽流感抗体水平监测室,加强对全县兽医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了全县禽流感防控水平,使禽流感免疫和监测工作步于正轨。 年,他到远离县城的种羊场开展山羊品种改良和种草养羊试验示范工作。经过努力,成功培育出波尔山羊高代杂交羊,推广了种草养羊技术和良种山羊品种。 至年,他参与实施农业部优良鹅种及饲养管理综合配套技术推广丰收计划项目,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他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参与一系列的技术宣传工作,拍摄《獭兔养殖技术》、《良种母猪的饲养管理》等科教片,在电视台录制了《发展畜牧业,建设新农村》、《种草养畜、大有可为》、《解读生猪生产形势,理性对待肉价上涨》等节目,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他还注重总结经验,陆续在《安徽农业科学》、《安徽畜牧兽医》、《中国牧业通迅》等刊物上发表了 《广德县畜牧业对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用》、《广德县鸭业产业链发展报告》、《广德县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实践与思考》、《村级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与发展建议》等几十篇文章。

辛勤的劳动得到了单位和上级业务部门的认可,他先后被评为宣城市“首届十佳科普标兵”、“全省动物防疫先进个人”、“全省畜禽遗传资源调查工作先进个人”。获得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全省动物防治员技能竞赛二等奖。

俞爱萍,宁国市渔业渔政管理局高级工程师。

年来,她走遍了宁国的池埂堤坝,在青山碧水间,用汗水播撒水产技术,为渔户增收、为渔业增效,做好群众满意的“指导员”。

每年进入养殖季节,俞爱萍就没有双休日、节假日,在她的记录本上,记录着全市近个养殖户的名单、电话以及他们的池塘情况、养殖品种等;她也把自己的手机号向全市渔业养殖户公布,小时不关机,随时接受技术咨询和服务。特别是在高温高湿的季节,正是水产养殖病害的高发期,天越热,日头越毒,她还越得往外跑,哪里出现鱼病,哪里需要养殖技术指导,哪里就有她瘦弱的身影。

年她主持开展“稻田养龙虾”技术研究,用亩稻田进行试验示范,当年亩产稻公斤,虾公斤,亩净增收元;年,参与“皖南山区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健康养殖技术研究示范”课题研究,摸索出丘陵山区南美白对虾亩产公斤、罗氏沼虾亩产公斤的生态健康养殖模式;年-年参与 “水产跨越工程”项目《中华绒螯蟹幼蟹产业提升工程集成技术研究》、《沙塘鳢人工育苗暨健康养殖集成技术研究》,亩新增产值元,亩新增利润元,给广大养殖户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

她主持和参加了多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定、渔业科技发明及渔业重大课题的研究,并在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迄今为止制定并发布省级地方标准8项,市级地方标准4项;主持参与渔业发明专利余项,已授权项。近三年,她在国内水产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篇。

赵子津,明光市古沛镇农技站站长,农艺师。

自年毕业至今,多年来,他始终扎根基层,“保持激情做推广、拓展服务解民忧、帮建设施解民困、科技培训民释惑”。古沛镇的农民科技运用水平多年来始终位居全市前列。

面对农业弱质化、妇老化、兼业化、低效化的新形势,赵子津同志以合作社为依托,以技术为支撑,于年率先探索开展了“土地托管”服务,实现了农民种田“专业化”,科技服务“系列化”。目前,土地托管年服务面积由开始的亩发展到现在的余亩,尤其是水稻机械插秧面积突破亩,各类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亩次。今年以来,经济运行速度放缓,种地效益低下,尤其是种粮大户压力突出。面对新形势,赵子津同志率先开展农事全程服务的探索。不仅降低了大户的种植成本的投入,提高了科技运用水平,而且能有效地提高作物产量。

赵子津同志以古沛镇农业科技合作社的社员为基础,以种粮大户为经,以骨干成员为纬,实现了镇、村、组三级联动的农技推广、普及、运用网络。同时,选择了名种田大户作为科技示范联系户,不定期组织农民集中培训,“用农民的话,讲农民的事”,并深入村组、农户的田间地头,开办田间实践课堂,“用自己的手,干科技的活”。由于扎实服务,干群满意,先后获得滁州市科技致富带头人、滁州市先进工作者、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农业部神内基金推广奖、安徽省先进工作者、农牧渔业奖、农技推广贡献奖等多项荣誉称号。

张华,泗县大庄农机管理服务中心站工程师。

作为一名普通的基层农机系统工作人员,她思想进步、勤奋努力,注重创新,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肯定;她能够找准位置,把握工作重点,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干好自己份内的工作;她能够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把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得到了广大群众和机手的一致好评。

她围绕本镇农机化薄弱环节,重点推广了秸秆综合利用、土壤深松和玉米机械化收获等新技术新机具。她参与并组织召开秸秆综合利用、小麦玉米精量播种、玉米机械化收获、土壤深松等各类现场会。 年张华参与安徽邓氏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研发了“与联合收割机配套的秸秆打捆机”,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年投入生产,为全县小麦限茬禁烧提供技术支撑。她积极参与“包村联户”工作,精心制订帮扶计划,宣传国家相关惠农政策,注重讲操结合,不断传授农机、农艺新知识,增强了机手动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新机具、新技术应用水平。

她积极引导促进农机专业合作社组织发展建设。对帮扶的合作社从规章制度、办公环境、场地建设、财务管理等各个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协助提高管理水平,及时向上反馈信息,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其中泗县春雨农机专业合作社年被评为省级示范社,惠博农机专业合作社年被评为市级示范社。

年、年、年连续3年荣获“基层农技推广”先进个人、年度“宿州市农机化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胡鹏,巢湖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

年来,他奔波于乡村,一心一意扑在农技推广事业上。先后建设了粮丰工程“三区一田”、粮棉油高产创建示范片、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等示范片区。每到关键农时,他都放弃休息日,进驻各示范片区,做好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工厂化育插秧、“三推三节”绿色生产以及粮棉油高产优质配套等关键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示范片区科学种田水平。 年,共组织建设各类示范点片多个,其中7个水稻高产创建点平均单产达公斤。

多年扎根一线的辛勤工作,给胡鹏带来丰硕的科研成果,先后主持发布了地方标准及技术规程4套,参与编制5套安徽省技术规程,发表论文余篇。他先后获得过中华农业科技一等奖1项,农业部丰收计划合作奖,部、省、市科技进步及成果奖余项,荣获其他各级表彰余次,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突出贡献农业科技人员”荣誉称号。

胡鹏还收获了农民朋友的爱戴与赞扬,农民把他当成知心朋友,良师益友。为提高农民培训效果、探索农技推广有效途径,他精心研究,利用农闲和生产关键时期,改变传统的“台上讲,台下听”的模式,因地因时制宜,认真组织开展“三区一田”农民培训。每次集中授课后,都带着农民走出教室,走进试验示范田,现场示范讲解,留下自己的联系方式,方便农民出现难题时及时咨询。烔炀、中垾等地科技入户示范户及示范区农户,自发制作了“送科技下乡,富一方百姓”、“服务三农楷模,传送科技先锋”等十多面锦旗,以表感谢之情。

亢四毛,东至县尧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农艺师。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他第一个在全县推广水稻抛秧和直播技术。针对本地稻瘟病大面积流行,他带领站员通过三年的示范和筛选,大面积推广适宜本地种植的抗病品种。随着土地流转和规模种植户的不断涌现,他推广工厂化育秧机插技术,先后新建4座标准化育秧工厂并全部一次性育苗成功。

参加工作年来,累计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余项,推广粮油棉新品种余个,推广面积余万亩(次)。 年至年,他连续六年组织实施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每年实施面积达2万余亩,项目实施期间共为示范区增收粮食多万公斤,农户增收节支超过万元。

亢四毛还注重抓好瓜果、蔬菜、食用菌产业的技术推广,使之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他积极引导县城周边三个村发展蔬菜产业,共新增蔬菜基地余亩,其中设施蔬菜达余亩,创建省级蔬菜示范园一处,仅此一项每年为当地农民带来劳务收入达余万元。他积极宣传农产品安全常识,大力倡导绿色种养模式,做到主体监管源头化、抽检化验专业化,为当地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保障。

他先后被评为“安徽省水稻产业提升行动先进个人”、“农技推广补助项目先进个人”,参与的两项试验获得了省科技厅颁发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证书”,农技推广补助项目每年三方考核中他均以全优的成绩位居全县榜首。他所在的单位也连续多年被当地党委政府授予 “优质服务单位”,年还获得了“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示范站”荣誉称号。

陈先国,无为县襄安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高级农艺师。

年从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一直扎根基层,用知识和汗水、用奉献与真诚,铺就农民致富路。

年他向镇政府主动要求分工到最贫困的孙咀行政村,入村后,他深入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寻找解决农业效益偏低,农民增收缓慢的突破口。在了解到本地农民有种植席草的习惯,他向村委提出了圩田发展特色经济作物-席草,岗地发展地膜早马铃薯的发展思路。在他的组织协调和精心指导下,该村席草面积从几十亩发展到上千亩,亩产量从公斤提升到公斤,地膜早马铃薯从零发展到近亩的成片规模。到他年底离开分工时,该村农民年人均收入由年元提升到多元,现该村及襄安镇早已成为全县最大的席草生产、加工基地。

为及时了解农情、虫情,关键时期,他坚持3天深入田间一次。为方便农民咨询,他小时不关机。多年来,他共计接受咨询、田间指导上万次,培育各类种植专业户余户。

主持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以来,为推进襄安镇现代农业发展,他积极向镇党委、政府献计献策,制规划、引项目。主持完成的安徽省星火计划“蔺草引种、推广与开发”项目和芜湖市地方特色农作物席草高产栽培集成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对襄安乃至无为发展特色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年—年创建了水稻千亩高产示范片、部级万亩高产示范片,小麦千亩高产示范片,油菜机直播示范片;主持实施了土壤有机质提升行动示范等,通过示范带动来提升了全镇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徐传忠,六安市金安区望城街道农业综合服务站农艺师。

年来,他始终尽职尽责,以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为荣。在当地农民心中有着很高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农民称其为“点稻成金的土专家”。

徐传忠始终践行科技种植道路,积极宣传并组织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培训,多年来,共培训农民达上万人次,印发材料余张。他以乡农民技术学校为平台,充分利用现场示范、开辟科技专栏、一对一帮扶等有效形式,免费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帮助专业大户协调发展资金、争取项目。发挥种养专业户和科技示范户的“二传手”作用,辐射带动更多的农户推行科学务农。

他结合当地江淮分水岭易旱缺水的农业生产实际情况,推广节水农业实用技术,水稻旱育秧技术、大田抛秧技术既节水又省时,受到了农民的欢迎,改变了以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裁插方式,水稻平均单产由以前的公斤增加到多公斤,推广应用新技术种植的水稻面积占全街水稻面积%以上。此外,他还积极推广了杂交油菜移栽育苗技术、油菜直播技术、小麦高产栽培技术等。近年来,徐传忠同志还引导农民改变传统农业模式,积极推进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指导农民种植大棚蔬菜、大棚蘑菇、花卉种植和经果林,经济效益明显,为全街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挥着科技服务的引导和支撑作用。

由于成绩出色,徐传忠同志多次受到上级的表扬。年在农业科技活动年中,个人表现突出受到安徽省农委的通报表扬;年个人被区委、区政府授予“发展现代农业先进个人”称号;荣获“安徽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先进个人”称号。

新闻推荐

“险、政、银”三方对每笔贷款均按照50%、30%、20%的比例承担本息损失——扶贫贷款有了风险分担机制

本报记者夏海军创新发展贷款保证保险,农户以贷款入股坐享分红——以企业或个人向保险公司投保、以银行为受益人的贷款保证保险,银行以此保险为主要担保方式向企业或个人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巢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巢湖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扎根田野播撒科技 一心向农守望丰收)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