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杨店乡在大夏村、许岗村推广油菜机械化收割秸秆腐熟还田新技术,利用机械化技术粉碎秸秆还田,乡村干部及群众拍手称赞。王道香 吴海勇/摄古城:红袖章流动在乡间小路上
时下,但凡走在镇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随处可见头戴志愿者红帽、手臂上禁烧巡逻志愿者臂章的镇村干部们,不停地走在或高过低的田间小路上,深一脚浅一脚地穿行于正在收获油菜秸秆的农田之间,将镇党委政府关于秸秆禁烧的注意事项和奖补措施传达给正在忙碌的老百姓。
在通往岱山湖景区的古岱路上,该镇包村干部费瑞呐、袁光柱等人与村主任郭义舟一道骑着自行车和电瓶车,不停地在道路两侧进行巡查,他们一边查看禁烧设施的准备情况,一边和群众进行交流,及时为群众提供必要的帮助。在范店村,分管片长、镇党委委员周先波一大早就来到村办公室,和村两委一起详细部署位于梁界路主干道两侧的秸秆禁烧相关事宜,他与镇分工干部一道,与村书记交换秸秆禁烧分工协作的具体方法与步骤,然后随同包组干部深入田间地头,查看并了解群众对禁烧情况的了解程度,要求村组干部进一步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真正让群众理解禁烧的重要性。
夜幕降临,沿着该镇东庄、张斗等村的村村通沿线上可以看到,一个个头戴志愿者红帽的夜间巡逻队员们依然坚守在各自的工作岗位。晚间10点左右,办公室值班的灯光依然明亮,佩戴夜间巡逻标志的队员们个个精神百倍。从该镇政法委书记蒋柱处了解到,禁烧工作开展以来,由于辖区范围广,全镇27支镇、村应急分队的全体队员们第一时间投入到禁烧防控工作中,他们将巡查范围进一步扩大,采取“一队多用”的形式,既当夜间治安巡查的守护员,又成为了秸秆禁烧巡查的防控员,还要当群众了解政策的宣传员员,更要履行帮扶困难群众的义务收割员,尽管任务和担子重了,但这些夜间治安巡逻队员们没有怨气,有的只是尽职尽责、全心奉献的质朴情怀。 (高 桢)
桥头集:多措并举打好禁烧仗
桥头集镇自5月10日首次禁烧会召开以来,在财政投入上早启动,在物资配备上早准备,在人员组织上早谋划,真正做到组织严密、布置精细、措施有力、初效明显。
该镇共张贴公告300条,横幅202幅,发放并签订告示信13581份,帐篷76个,宣传车11辆。其次,今年该镇更加注重于上门宣传和政策引导,通过上门宣讲,告诉其禁烧的原因好处及焚烧的危害,与农户签订了协议,明确给农户20元/亩的离田补助等相关奖惩。通过政策引导,让群众树立绝不能燃烧第一把火思想和第一把火加重处罚的意识。全镇采购了29台价值400元/台的扩音器材,分别装在10辆镇巡查车和19个村(社区)流动宣传车上。各村(社区)召开村民组长、党小组长以及老党员老干部会,对村民组长、党小组长要求做宣传第一人和政策引导第一人;对老党员老干部要求带动示范,要求“本人保证不烧、做亲戚工作不烧、所包农户不烧”。镇上成立了10个巡查组和相关督察组及镇村应急小分队,巡查组全天候巡查到每村(社区)各村点,镇村安排专人值班值守、信息上报和应急处置,每日一报告每日一通报;督察组注重对人员的在岗在位和工作履职情况督察。镇与各村(社区)签订了责任状,村与村组、种田大户除签订责任状外,还签订协议书告知书,包片村干部还与村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及奖惩。结合镇产业发展计划,引导农户、种植大户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园林、园艺公司等主体,多进行土地流转,多发展园林经济,从根本上减小秸杆禁烧难题。同时鼓励农户多采用机械收割,对油菜小麦机械收割做到收割与秸杆粉碎还田同步,留茬深度不高于10cm。 (吴寅江)
新闻推荐
为聚焦汛前防灾避灾工作,分类做好应急预案,落实预警举措,建立汛情信息预报和防控机制,桥头集镇对全镇境内的大小山体的地质隐患进行地毯式排查,加固水库塘坝堤埂,夯实尾矿库基础,提高防御能力向安...
肥东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肥东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