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孝塔在当地已成一景
○徐邦年人缘好,周围邻居都爱找他聊天
○塔修好了,日常维护都是徐邦年在做
○徐邦年和老伴经常给孙子讲二十四孝的故事
○与时俱进,徐邦年的塔里还有新二十四孝□本刊记者赵杰
百善孝为先,自古以来,孝道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肥东撮镇镇华光社区,有一位老人叫徐邦年。几十年来,他一直把“孝”字摆心中,并自制“二十四孝图”,在家族内、外宣扬孝道,在街坊们中间传为佳话。
自制“二十四孝”
一座三层高的塔,耸立在村庄前面。塔内的墙壁上挂满了“二十四孝图”,这是记者日前来到撮镇镇华光社区看到的情形。
据了解,塔的主人叫徐邦年,今年72岁。那座“二十四孝塔”正是他所建。说起这座塔,徐邦年告诉记者,这是为了悼念母亲在四年前建造的。“母亲一生清贫艰苦,把我们拉扯大,供我们读书,还特别喜欢助人,她永远活在我心中。”回忆起母亲,徐邦年感慨地说。
走进塔内,在每层的墙壁上,记者都看到“二十四孝图”。原来,这是徐邦年自己一幅一幅做的。“这里面既有老版的‘二十四孝’,也有新版的‘二十四孝’,挂这些图,目的就是让孝道从我这一辈传承下去。”徐邦年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每逢节假日,当孩子们回来后,徐邦年总会领着儿、女、孙子们,去塔里走走看看。那时他会充当讲解员,给孩子们讲一讲每一个关于“孝”的故事。同时,徐邦年还经常邀请街坊邻居甚至小学生,来塔里看看,接受有关“孝道”的熏陶。
乐于助人数十年
百善孝为先。对于徐邦年来说,除了崇尚孝道,他还是个热心人。早在上世纪90年代,他就为家乡捐资修路,并资助困难学生无数。“当时,村里的路十分破烂,人走都困难。要是车子,根本就开不进来。老徐自掏腰包,为我们修了砂石路。在二十多年前,砂石路在农村已经很好了。”一位村民这样对记者说。
据了解,徐邦年以前一直在外地从事建筑生意,每每回到家乡,看到村里连车都开不进来,他就觉得应该尽自己的力量,改变这一状况。“要想富,先修路”,在徐邦年心中,也是一直这么认为的。同时,对家乡的学校进行捐助,更是家常便饭。“孩子们是祖国的希望,家乡未来的发展都靠他们了。所以,再穷也不能穷教育。”徐邦年如是说。
新闻推荐
近日,省地震局副局长张有林一行,实地调研合肥市肥东县地震监测中心和群测群防工作。副县长徐浩及市地震局负责人等陪同...
肥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东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