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鸡、鹅、猪,今年还打算买100头羊崽放养。 ”12月24日,跟随“中国好人”张仁强,记者来到他位于肥西县紫蓬山下的养殖场,大约400亩的荒地上,2900多只鸡在啄食,200多头黑猪慵懒地躺在圈里。
张仁强是霍邱县周集镇人,2009年1月,在大哥张仁春患病去世后,他与妹妹张仁秀勇敢地扛下了亡兄生前债款。2012年底,靠着收破烂、养猪,张仁强兄妹终于将大哥欠下的155万元债款还完。 2012年6月,他和妹妹当选“中国好人”。今年8月,他们又当选安徽省道德模范,随后又荣获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
还清欠债的张仁强开始了全新的生活。今年张仁强想扩大养殖场规模,但因缺少资金而作罢。
“想贷款,跑了两个多月,联系几家银行都没人搭理。 ”张仁强告诉记者。
直到几天前,省文明办的一个电话,让张仁强欣喜不已。 “省文明办知道我养殖缺资金的事后,帮我联系了合科行,没想到‘中国好人\’、‘道德模范\’的称号居然派上了用场,让我获得15万元贷款扶持! ”张仁强说。
24日中午,在合肥科技农村商业银行蜀山支行,如愿以偿拿到“贷款卡”的张仁强,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与其他贷款不同,张仁强没用任何抵押,仅凭信用就从合科行获得了15元贷款,还享受到了该行最低的贷款利率优惠。
“今年,省联社推出‘道德模范\’贷款,利用授信杠杆来鼓励更多的农民做好事、做好人,让好人生活得更好。 ”合科行高新区支行行长孙家俊告诉记者,“道德模范” 贷款看中的就是模范们的品德、品性。
从去年年底开始,省文明办与省联社在全省推广实施 “道德信贷”。据悉,“道德信贷”的授信对象为被市级以上(含)政府授予的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榜好人。在符合贷款基本条件的前提下,优先对道德模范授信,优先安排信贷计划。
“安徽省的道德建设资金也将用于对道德模范的帮扶,未来将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帮到更多的好人。 ”在蜀山支行,省文明办思想道德处处长王运慧告诉记者,今年11月,安徽省首个专门资助、帮扶生产生活困难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公募性基金会——安徽道德建设基金会成立,目前已筹资750万元。
本报记者李晓磊通讯员腾海洋
新闻推荐
肥西县花岗镇全面实现粮食直补、粮食综补、种粮大户、计生奖扶、民政各类补助等惠农资金的“一卡通”集中统一发放,确保补贴农民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提高了财政资金效益。 2013年,共发放惠农补...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