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庙镇是合肥市西大门,区位优势明显,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东与合肥市科学城、南岗镇相接;西邻淮军故里圩堡群;南倚国家级森林公园紫蓬山风景区;北距高刘新桥国际机场3公里,淠史杭总干渠环抱镇区北部。 312国道、宁西铁路、合武铁路、合六铁路、省道上小路、小高路纵贯镇境。由合肥市中心开来的29路公交车直达镇行政中心区。
2013年9月,小庙镇由肥西县整建制划归合肥市蜀山区管辖。目前,全镇共辖7个社区、23个村,镇域面积201.4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2万,镇行政中心区面积4平方公里。
近年来,全镇上下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富民强镇”为目标,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发展农业为基础,以集镇建设为龙头,以实施民生工程为着力点,以加强党的建设为目标取向,齐心协力,克难攻坚,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前不久,蜀山区三届五次全会和“两会”召开,报告中对小庙镇今后发展目标有了清晰定位。就是要以尽早建设成为“全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合肥城市西部组团的核心组成部分、合六同城化的桥头堡”为目标,按照中心城区的标准,等高对接,全面提升,着力将小庙镇打造成为蜀山经济发展的纵深腹地、新型工业的重要基地、现代农业的新兴高地、生态旅游的休闲胜地。新的目标为小庙镇人民指引了方向,该镇干部群众信心倍增,干劲十足,以合六路改造为契机,全力推进城镇化进程,一个崭新的现代化的小庙镇呼之欲出。
工业有突破 农业稳增长
2013年,小庙镇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完成6.9亿元;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6.5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完成23.3亿元;招商引资到位省外资金7.5亿元;实现财政收入6800万元,同比增长42%。
目前,该镇已规划工业园区面积17平方公里,在首期规划的7平方公里的工业聚集区内,建成区面积已达3.5平方公里,区里道路建设累计达9.2公里,形成了三横三纵的网格式路网布局,供电、供水、排水、通讯、燃气等管网已基本建成。工业聚集区已建成投产企业5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家。园内已初步形成以波顿齿轮(中英合资)、卓成电力、恒博电气、艾普科技、大唐江山塑料、艾柯泡塑、达美合光玻璃、恒春玻璃、巨众玻璃等为主体的新型工业企业。
农业方面,近年来,农业新品种、新技术达到大面积推广应用。现代农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幅提升。先后新建苗木、草莓、蔬菜瓜果等现代农业生产基地15处,总面积达到3.6万亩。各类造林面积由“十一五”末的2.2万亩增长到8万亩,其中我镇机场大道、五十墩、枣林三大“万亩”林苗生产基地建设顺利完成,森林覆盖率由“十一五”末的18%提高到27%;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由“十一五”末的36个增加到50个,带动农户6120户;流转农用地面积由“十一五”末的2.2万亩增长到5.5万亩,占总耕地面积28%。此外,农田水利、农村科普、动防及秸秆禁烧工作连续多次被评为先进乡镇。
城镇重品味 乡村换新颜
在城镇建设方面,该镇始终围绕城镇总体规划,大力提升城镇品位,扩大城镇规模。累计投入8000多万元,先后完成了镇区10条市政道路的建设,8000米自来水管网改造,312国道沿街853间住房立面改造、镇区主要路段及场所的监控安装、亮化、排污和绿化等一批提升集镇环境的项目。建立健全城镇管理机制,成立了镇行政执法所,引入市场保洁机制,加强城镇环境卫生管理,城镇已逐渐发展成为吸引投资、适宜人居的新市镇。
为改善镇村面貌,改变群众生活环境。近年来,该镇不断加大投入,先后建成五个村(社区)安置点住房700多套,现已分户入住。正在实施的整村土地整理及新农村建设项目共涉及5个村(社区),其中省级示范项目一个(枣林村),水源地保护项目一个(段冲村),机场高速周边整治项目三个 (袁中村、新民村和马岗村)。枣林村于2010年10月中旬启动,袁中、段冲村是2012年初启动,新民和马岗村于去年底启动,后因区划调整两村暂停。目前,占地251亩的枣林村安置点97栋房屋已封顶92栋,年后可进行分户验收。袁中、段冲村安置点均为异地安置,选址在小庙镇马场村,占地465.1亩,区划后正在重新设计、立项。
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312国道小庙段综合改建工程自去年5月初开展以来,已完成拆迁范围内房屋丈量、登记和结算工作,目前拆迁工作已接近尾声。占地40亩的小庙公租房建设即将完成。占地19亩的教育新村安置点,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已实现开工建设。占地158亩的工业区征地拆迁安置点蜀南新苑项目,一期已开工建设占地面积约70亩,建筑面积约13.1万平方米。
基础设施达到新改善。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支持,使得镇区基础设施不断加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新建“村村通”水泥路近100公里,群众出行条件明显改善。先后铺设120公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管网,使近4万群众安全饮水达到解决。累计投入1500多万元用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使全镇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根本改善,实现在2010年大旱期间我镇水稻及时栽插率达98%以上。
民生无小事 惠民大手笔
小庙镇在大力抓经济的同时,扎实推进民生工程,积极实施民生工程和惠民实事,高标准建成镇综合文化站、计生服务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敬老院、垃圾中转站等。 2013年该镇实施的民生工程共有25项,其中工程类9项,资金类16项。资金类项目除安全饮水建设项目剩余7公里正在铺设外,其他已全部完成。
与此同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大力调整学校布局,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优化了育人环境,全镇现有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1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2个学区中心学校,2所公办幼儿园。积极推进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等工作,参保参合率不断提高。切实抓好救济救助和城乡低保、五保等社会保障工作,使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位,确保了困难群众生活有着落。
新年十举措 迈向新征程
实现等高对接,成为全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合肥城市西部组团的核心组成部分、合六同城化的桥头堡,小庙镇党委政府和干部群众任重而道远,新年伊始,该镇就规划了2014年十大任务,即:
1、加大财政工作力度,确保全面完成财税目标任务。
2、优化经济运行,强化招商引资工作。
3、突出农业产业化重点,加速向现代农业转型,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观光农业、农产品深加工业,千方百计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积极引导土地加速流转,推动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4、今冬明春,切实抓好“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百河千渠万塘”和“小型水利提升工程”任务目标实施,确保绿化造林任务有效完成。
5、努力实现小庙镇整村推进安置点项目开工建设,力争主体结构施工完成47%;切实做好占地300亩的小庙镇商砼中心工程项目建设;通过申报市级国开行贷款,积极抓好小庙镇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整治项目和小庙镇污水管网项目储备工作;切实做好教育新村、美食城和工业区三地块土地收储工作;深入建设五十墩社区、枣林新村、拐岗社区三个美好乡村中心村建设,打造小庙镇美好乡村建设示范区。
6、做好望江西路西延,蜀山大道、新桥大道修建的前期基础数据摸底工作及后期拆迁征地相关工作。
7、加快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与合肥市七水厂对接,解决全镇饮用水紧张局面;二是争取新建两座11万伏和22万伏变电站,改变工业区和镇区高峰用电压力;三是加快建成小庙污水处理厂及其配套管网(一期)工程。
8、深入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切实抓好午季、秋季禁烧工作,严格落实“河长制”,持续加强生态保护。
9、继续加强党的建设,深化基层建设年活动,不断探索群众管理工作新模式。
10、完成区委、区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等高对接 无缝融入大合肥
蜀山区小庙镇“而今迈步从头越”
新闻推荐
肩挑稻箩,击鼓敲锣;“抢粮入仓”、颗粒丰收…… 3月18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农民趣味运动会在肥西山南镇小井庄农民健身广场“上演”,来自该镇27个村居、社区的54名选手参加了运动会。当日,一年一度的山南...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