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在有生之年,多为关心下一代贡献余热。 ”在肥西县官亭镇政府机关大院内,在通往全镇各村和社区的乡村道路上,在全镇各中小学校园里,时常见到一个身影在不停地忙碌着,他就是已近花甲的官亭镇关工委主任黄家宝。
自2005年退休后,黄家宝被推选为官亭镇关工委主任。刚上任,他就利用业余时间和探亲访友的机会,跑遍了全镇各地。在他的动员下,镇上的老党员、老退伍军人、老退休教师共400多人组成了“五老”关爱小组。每个学期,他们都会走进校园,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把关爱给了留守流动儿童。
2009年,黄家宝不幸患上直肠癌,住院治疗期间仍念念不忘关工委工作。刚出院在家休养不足1个月,他便和同事们又投入到工作中。家人极力劝说:“快60岁的人了,又刚做了大手术,你这样折腾是不要命了。 ”同事朋友也好言相劝:“你已退休了,就好好在家里安享天伦之乐吧,做关工委工作又不多拿一分钱工资,你何必呢……”
每当听到这些,他总是笑呵呵地说:“在农村,60岁的人还种庄稼干正事呢。我是一名老党员,关心教育好下一代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更何况,我做的工作是献爱心,教人行善,这能使人长寿呢! ”
一次走访中,黄家宝了解到家住张村的孤儿张增峰面临失学,便联系了社会爱心人士,每月为他捐赠600元的生活费。在他们的帮助下,张增峰顺利进入肥西一中读书。
就这样,黄家宝自患病至今仍在关工委的岗位上忙碌着,先后为30位特困留守儿童争取了社会的帮扶救济,爱心覆盖了全镇辖区的全部学校和32个村(居)。目前官亭镇已有官亭村等20个村(居)被县委县政府授予“五好关工村”,近50人次的留守流动儿童得到了救助。
新闻推荐
秸秆禁烧的根本出路在于综合利用,安徽省加大奖补扶持力度,引导各方发力——秸秆利用破解垄上难题
■ 本报记者 夏胜为秸秆禁烧,是守护蓝天白云的攻坚战。然而,不再焚烧的秸秆该往哪里去?为其找到出路,是治本之策。今年午收秋收,安徽省多措并举加速破解秸秆利用难题。每到收获季节,紧邻省城的...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