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肥西新闻 > 正文

·一线扫描·治理“出真招”生态又还绿

来源:安徽日报 2014-09-30 18:51   https://www.yybnet.net/

近年来,肥西县在生态环境综合治理中,对涉及巨大经济利益但危害环境的经营行为,敢于硬碰硬、动真格——

■ 本报记者 许蓓蓓猪场变麦田 河流水变清

日前,记者来到肥西县柿树岗乡合龙社区,到处草木葱茏,植被茂盛。在一片稻田里,柿树岗乡环保站站长解明友介绍:“几个月前,这里还是一片猪场,一年几千头呢!可现在几乎看不到了。 ”

“养了几年猪,一直有人反映猪场气味难闻,粪便和尿液往田里和河道里排,确实污染了环境。 ”原猪场老板、村民高功元不好意思地说。他告诉记者,2011年,他和弟弟一起投入了60多万元建起一个养猪场。从那以后,规模越来越大,年出栏量有两三千头,收入数百万元。“拆除高老板的养猪场,主要是在禁养区内,猪场紧挨着丰乐河支流龙潭河,不但造成水体污染,也对群众的身体健康形成威胁。 ”解明友说。

长期以来,肥西县畜禽养殖业点多面广、布局不合理、养殖无序化,对生态环境的污染较为严重。为从根本上解决,去年底,该县环保部门在全省率先出台了《规模化畜禽养殖区划定方案》,将全县范围内畜禽养殖区域划分为禁养区、限养区、可养区三大区域,给畜禽养殖业设置“生态红线”。

高功元的养殖场正位于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范围,禁止一切经营性畜禽养殖。但要让他放弃养猪念头,拆掉辛辛苦苦经营几年的猪场,不是容易的事。如果处理不好,很容易造成群众的逆反心理,激起不必要的矛盾。为此,当地政府一次次地上门做思想工作,宣传相关政策和污染物对于河流水质的影响,并承诺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偿。最终,高功元心服口服,主动配合有关部门拆掉了猪场。不久,猪场原址种上了芝麻、水稻等农作物。如今这里一片青翠,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修复。

该县环保局负责人介绍,今年上半年,该县对丰乐河、杭埠河流域沿线的5个乡镇禁养区内的76家养猪场予以拆除,目前已拆除到位,生猪已被调走,粪便等污染物都已清理干净,13家养猪场已经完成了复耕复绿,河流水质变清了。 “就拿丰乐河来说,以前局部水质属于劣五类,现在达到三类水标准,水质得到明显改善。 ”该县环保局宣教科科长王保群说。

关闭采矿场 山体将复绿

国家4A级旅游景区紫蓬山,森林面积3500多公顷,各种植物470多种,植被覆盖率96.3%以上,自然生态保持良好。但由于开采矿山,紫蓬山出现了不和谐音符。 “紫蓬山范围内一共有4家采石场,有的开采历史已有几十年之久,长期以来噪音大、污染大,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也干扰了群众的日常生活。”紫蓬山管委会党工委委员姚则福介绍说。

“别提了,你瞅我这房子,盖了多少年就被吵了多少年,经常被爆破和车子碾压的声音吵得睡不着觉。 ”住在原朱山石料厂边上的吴奇英老人听记者来采访,马上皱着眉头吐起了苦水。她拉着记者走近房屋细看:“你看这墙缝里头,都是开采矿石时候飞起来的灰,擦都擦不掉。一天到晚窗子也不敢开,树上全是灰蒙蒙的一层。 ”记者抬头往远处矿山上看,山体毫无植被遮掩,裸露出暗红色的岩石,就连岩体的纹理和山体走向都看得一清二楚。据了解,这座矿山开采时间至少已有20年。

“矿石开采,利润大得惊人。”肥西县安监局监管科科长程科向记者介绍,“普通一座矿山,一天利润就有4万元,年利润在千万元以上。 ”由于高额回报,许多矿主想方设法竭力阻挠关闭矿场,部分采矿场规模较大、开采年限较长,涉及利益关系错综复杂,致使取缔非煤矿山工作难上加难。

为从根子上清除严重危害环境的非法采矿“黑手”,还百姓一个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2013年上半年,肥西县下定决心,对包括紫蓬山在内的6家非煤矿山进行整治。县政府成立矿山企业生产秩序整顿领导组,县安监、国土、工商、公安、环保、交通等部门联合行动,对企业进行集中执法,实施关闭工作。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对企业负责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番五次做思想工作。最终,矿主消了怨气、怒气,取而代之的是对环境保护的理解和支持。到去年底,6家企业全部拆除生产设施设备,实现实质性关闭。目前,该县国土部门正酝酿对开采地区的生态修复工作,恢复天蓝、水碧、山青的美景。

跟踪加督查 铁腕护生态

去年年底,你站在横跨肥西派河的青龙桥上,上游的河道碧水绿堤、杨柳依依,下游的河道却成了布满吊机和货船的码头,混乱无序;路上,超载车辆随意碾轧,货料乱堆乱放,严重污染河流水质,沿岸居民苦不堪言。如今,这种场景已不复存在,肥西县有关部门清除了码头上25台吊机,并对所有经营户进行停业整顿和处罚。

青龙桥下游附近这个非法码头货场1991年始建,2003年左右达到鼎盛,经营户中大多为本地居民,取缔工作难度较大。去年10月开始,肥西县开始谋划码头货场整治工作,全面掌握了码头货场各经营户的基本情况。经该县政法委摸底核实,货场占地总面积约2万平方米,有吊机25台,经营户20家;依托这些非法码头,从事货运的船只60余条,涉及人数200多人。经过为期两个多月的集中清理整治,按照“属地管理”“谁答应、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属地乡镇、园区和安监、环保、水务等部门通力协作,最终派河两岸终于恢复了久违的宁静。同时,该县有关部门还对派河边上一家大型化工企业实施关闭。该公司主要生产化肥和化工产品,在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税收收入的同时,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周边老百姓投诉不断。据当地环保部门测算,企业一年往派河排放的工业废水就达数百万吨。

近年来,肥西县在生态环境整治中“刚柔并济”,促成一个个“老大难”问题得到解决。该县以抓工业项目的力度和方法,拆除禁养区内养猪场、关闭非煤矿山、取缔码头货场等,从始至终,制订严格的跟踪、督查、保障、问责机制。同时,落实各项任务的牵头部门,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发挥各自职能,进行联合执法,形成合力,从而保证了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做好水文章、绿文章,不仅仅是植树造林就草草了事,生态环境治理是一篇系统文章,需要下大决心、花大力气来解决。 ”肥西县县委书记汤传信说,“对于部分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群众投诉较多的、多年来难以解决的棘手问题,必须出实招、敢于硬碰硬,必要时宁可牺牲经济利益,也要换取生态效益。 ”据不完全统计,该县每年生态环境保护资金达5亿多元,关闭相关企业减少财政收入近1亿元。

题图:高功元养猪场复绿后的景象。本报通讯员 解明友本报记者 许蓓蓓 摄

新闻推荐

创新发展的新天地

从1993年成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到2000年升格为国家级;2010年,成为全省首个千亿元产值开发区,2012年,成为全省首个产值突破两千亿元、综合财政收入过百亿元的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中取得的骄...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一线扫描·治理“出真招”生态又还绿)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