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肥西新闻 > 正文

创新发展的新天地

来源:安徽日报 2014-10-27 18:42   https://www.yybnet.net/

从1993年成立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到2000年升格为国家级;2010年,成为全省首个千亿元产值开发区,2012年,成为全省首个产值突破两千亿元、综合财政收入过百亿元的开发区,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中取得的骄人成绩,令人瞩目。回首前20年,合肥经开区72.72平方公里的建成区,已经构筑了家电、汽车、装备制造及快速消费品四大支柱产业的完整体系,成为全省最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也是产业升级的领跑者和排头兵。

出口加工区:外贸新增长极

未来,合肥经开区将迈向哪里?

在转型发展中,合肥经开区面临新的机遇,需要全新的定位。

2010年7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合肥出口加工区。这是一个以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加工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与肥西县合作共建的新港工业园内,规划面积1.42平方公里,主要开展出口加工业务,发展出口加工型企业。

两年之后的2012年6月20日,合肥出口加工区顺利通过了国家九部委的联合验收,8月21日正式封闭监管和开关运作。

岁月如梭。今年8月21日,合肥出口加工区迎来了两周岁生日。短短两年时间,合肥出口加工区外贸进出口量稳步攀升,累计完成进出口额241.29亿元,报关单量近16万票。今年上半年,在全国51个出口加工区中,合肥出口加工区排名第7位,书写了内陆出口加工区发展的奇迹。

合肥出口加工区成为安徽省外贸发展新的增长级,更成为产业升级、转型发展的强劲引擎。据了解,截至目前,合肥出口加工区已经有联宝电子、崧贸科技、胜利电子等12家企业在海关注册,特别是围绕联宝项目,配套企业纷至沓来,海晨物流、新宁物流等配套物流公司纷纷在出口加工区内抢滩设点。崭新的发展环境,让联宝电子迅速成为国内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基地,目前该公司已安装SMT生产线17条,组装生产线23条,产能达到180万台/月。今年1至7月份,联宝电子外贸进出口额约为24亿美元,预计今年全年出货整机1200万台,主板180万片,产值可达63亿美元。依托出口加工区,合肥经开区大港口、大物流、大型制造业和加工贸易互动发展的新格局正在全面展开。

空港示范区:打造航空经济

合肥经开区不仅有了出口加工区,更有了空港经济示范区。

2013年9月,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正式运营3个月后,机场所在的高刘镇整建制托管给合肥经开区;今年6月6日,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合肥空港经济示范区,挂靠国家级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比照享受省级开发区各项政策。

这同样成为合肥经开区转型发展的强劲引擎。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表示,合肥经开区将以空港经济示范区建设为契机,着力拓展开发区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的新空间。根据临空经济的航空偏好性特点,着力引进电子信息、智能终端、生物医药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体积小、重量轻、交货期短的临空型高端制造业的龙头企业。

如果说前二十年合肥经开区突出的成就是构建了身体的框架,那么,今天合肥经开区的“扩容”,则开辟了创新发展的新天地,出口加工区和空港经济示范区的相继落户,为合肥经开区插上了新的腾飞的双翼。

人们需要对合肥经开区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合肥经开区也需要有一个全新的定位——“合肥经济发展增长极”“合肥经济圈发展主引擎”“安徽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一主领跑,两翼腾飞。在新机遇、新挑战面前,人们期盼合肥经开区以崭新的面貌,走向全球经济的大舞台。这是更加开放的合肥经开区;这也是更具活力的合肥经开区。未来的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前途无量。

新兴产业集聚 龙头企业牵引

合肥出口加工区强势迈入全国“第一方阵”

按照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发布的全国特殊监管区域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合肥出口加工区以20.5875亿美元进出口额,位居全国51个出口加工区第7位。合肥经开区有关负责人说:“出口加工区排名是以进出口额论英雄,这意味着合肥仅用一年多时间就迈入了全国出口加工区‘第一方阵\’。 ”

合肥出口加工区于2012年8月正式封关运作,2013年,全国53个出口加工区中,合肥出口加工区以124310.8万美元的进出口额,排名全国第13位,位居中西部出口加工区第3名,显示出蓬勃生机和巨大潜力。

短短时间,合肥出口加工区何以后来居上?

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与积聚效应是成功的关键。合肥出口加工区自设立以来,始终秉承经开区“招大引强”的招商理念,最大化发挥土地产出效益和产业集聚作用,确保每个引进项目的质量,合理布局入园项目。以联想项目为代表的一批电子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推动出口加工区进出口额与业务量井喷式增长,进出口额连破10亿美元、20亿美元大关。与此同时,加工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从无到有,不仅实现了飞速发展,也成为了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

为加速出口加工区的发展,合肥经开区在区外规划了400亩用地的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园,引导联宝配套项目就地设厂就地配套。目前,已有18家联宝配套企业落户经开区,一个以联想项目为龙头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悄然形成。在龙头企业联宝公司的带动下,今年上半年,加工区共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76.77亿元,实现进出口额20.58亿美元,同比增长666.3%,征收各类关税8亿元。

随着入驻项目产能不断扩大,合肥出口加工区十分注重通关运行效率的提升,努力为企业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目前,占地42亩的监管场站扩建工程已完工。在加工区原监管场站北面,昂然矗立着新建的4450平方米2#监管仓库、10150平方米停车及查验场地和双向六车道内卡口。据悉,该工程已通过合肥海关的验收并于8月5日正式启用,届时合肥出口加工区的通关模式会由单一的卡口模式改为双卡口场站运营管理模式,将更好地满足进出口业务快速增长的需要,为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的外贸增长作出新的贡献。

链接

出口加工区是国家划定或开辟的专门制造、加工、装配出口商品的特殊工业区。经济特区的形式之一,是享受减免各种地方征税的优惠。出口加工区一般选在经济相对发达、交通运输和对外贸易方便、劳动力资源充足、城市发展基础较好的地区,多设于沿海港口或国家边境附近。世界上第一个出口加工区为1956年建于爱尔兰的香农国际机场。中国台湾高雄在上世纪60年代建立出口加工区。以后,一些国家也效法设置。中国在上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沿海一些城市开始兴建出口加工区。

出口加工区的作用可归结为:①吸引了大量外资,为促进技术引进和产品产量、质量的提高,加速产品的升级换代创造了条件;②扩大出口,增加了外汇收入。通常利用进口原材料和元件的典型装配式工业,外汇收入可占出口额的30%~40%;③增加了就业机会,缓解了所在国和地区的大量失业问题;④提高了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促进了各类人才的成长;⑤通过内联和技术、人才的扩散,带动和促进国内其它地区经济的发展。

合肥出口加工区。联宝电子产业基地。

合肥海关。区内交通便捷。

新闻推荐

拓宽“连心桥”开通“直通车”

设立党代表工作室、通过政务微博倾听民意诉求、组建党员志愿者队伍……安徽省以形式创新、载体创新,促进党员干部直接联系群众更加多元化、常态化——■ 本报记者 汪国梁开辟新阵地——设立“...

肥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肥西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健身有了好去处2014-12-23 18:16
猜你喜欢:
中国中部花木城2014-10-31 18:39
评论:(创新发展的新天地)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