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如何实现新发展,新发展中怎样加速转型,是肥西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的问题,随着今年阶段性统计数据的出炉,转型升级跨越前行成绩如何,肥西将交出怎样的答卷?
转型升级成效显现
今年前八个月,肥西县完成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27.1亿元,实现规上工业增加值183.1亿元,同比增长12.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86.8亿元,同比增长16%,财政收入43.6亿元,同比增长16.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16.2%;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亿元,同比增长16.6%。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政策措施效应没有充分释放的情况下,肥西主要经济指标均保持两位数增长,经济运行呈现逆势上扬、全面向好的新态势。这表明,在三期叠加的大背景下,肥西实现了经济社会新跨越,在转型升级这个时代命题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肥西路径”。
传统引擎迸发澎湃动力
“要实现转型升级,做到新常态下新超越,必须守住传统动力,寻找新兴动力,双管齐下”,肥西县委负责人说。工业投资逆势飘红。在三期叠加的新背景下,制造业萎缩投资乏力成为困扰大局的新问题,肥西在经济下行压力不减的大背景下做到了工业投资逆市飘红。工业投资近三年来首次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领先全市平均序时进度1.7个百分点。今年1-8月份,工业投资完成183.8亿元,同比增长16.2%,完成市考核目标的71.2%,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完成126.9亿元,同比增长8.3%,完成市考核目标的75.5%。三季度,计划完成工业投资65亿元,一至三季度预计完成205亿元,占市下达目标任务79.5%,超序时进度4.5个百分点。不断攀升的工业投资为肥西经济整体前进注入了强大动力。
项目推进持续发力。经济发展项目化项目落实责任化是肥西整体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肥西按照“六个一批”、“四位一体”和“五定”的推进机制,做到速度质量同步提升,内资外资齐头并进。 8月份,全县“六个一批”重点项目386个,158个项目已开工建设,72个项目正式投产,15个项目达产达效。 1-7月份,49个省“861”项目共完成投资92.2亿元,75个市 “1346”项目共完成投资135.5亿元,均超序时进度。该县始终把项目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集中精力抓项目。瞄准央企、国企、大型民企,围绕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推进精准招商、以商招商、产业链招商,1-8月份全县新签约项目75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1个,祥源花世界生态旅游、晨兴科技等一批重大项目正式落户;全县累计到位省外资金196.7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工业项目到位资金118.2亿元,同比增长9.3%。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建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TCL家电产业园开园投产,华南城一期启动运营,江汽轻卡等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全县项目工作水平明显提升。1-8份月累计到位境外资金13466万美元,超序时进度17.5个百分点,同比增长15.7%。
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以园区为载体,把工业投资落地,将项目落实是肥西传统举措。前八个月,肥西三大园区实现产值 663亿元,占全县的80.2%。其中,桃花工业园309.2亿元,增长19.5%;柏堰科技园199.6亿元,增长6.3%;新港工业园154.2亿元,增长17.8%。园区经济蓬勃发展,为肥西保持领跑地位贡献了巨大力量。
1-8月份,汽车、家电、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四大优势产业实现产值619.6亿元,占全县规上产值的75%。项目集群、产业集聚效应更加凸显。新增规上企业48家,规上企业总数达419家。
新引擎激活新动力
要保持领跑地位,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引擎。
肥西县委制定印发了 《肥西县服务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确立了以生产性服务业为突破口,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生活性服务业优质化、新兴服务业集聚化发展的思路。
“树立大服务观念,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必须的一切服务”,肥西县经信委负责人说。肥西县以强化顶层设计、坚持规划引领、加大政策扶持、改革商事制度等举措,整体推动并完善服务事业发展,合肥华南城一期商户成功入驻,百大购物中心、用世生活城、名邦广场等大型商业综合体运营良好。截至去年底,该县电子商务经营主体达42家;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年出让经营性用地1355.2亩,土地出让金突破40亿元;商品房销售252.1万平方米,再创历史新高。今年以来,旅游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县旅游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智慧旅游正式运营,国家最近公示新一批5A级旅游景区中三河古镇入选,刘铭传故居修复后正式对外开放,环巢湖乡村旅游开展有声有色,成功举办了2届合肥森林生态旅游节、山南农耕文化节、紫蓬山民俗文化周、肥西户外旅游节等。 1-8月份,全县共接待游客280.8万人次,增长8.7%;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9.2亿元,增长9.1%。全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56亿元,现代服务业聚集效益显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都市农业破题起笔方兴未艾。一产、三产融合发展,用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发展都市近郊农业是肥西建设现代化农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肥西用先进科学技术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拓展农业,紧紧围绕现代农业这个中心,按照五大功能片区划分,进一步调整农业结构,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围绕合肥市农业产业化“双千亿”跨越发展行动,加快推进环巢湖沿岸和206国道以西区域的农业发展,新建7个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新增无公害农产品3个,绿色食品3个、有机产品25个、省名牌产品3个,实施市级现代农业奖补项目7个,新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51个、家庭农场94个,新流转土地面积1.1万亩,新建柿树岗和官亭金桥两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县已有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1个、市级4个,各类特色农业产业园 (基地)84个,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动性更强,农业产业化发展向纵深推进。
(费非 张静 张妍)
新闻推荐
随着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学上”已不是问题,但“上好学校”依旧是难题—— 本报记者 陈婉婉名校“连锁”办学,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久前,合肥市包河区在全省率先成立合肥师范附...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