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某些特定因素影响,女性就业有时存在一定难度。 “二孩”全面放开等政策的出台实施,对女性求职是否会产生影响? “三八”节前夕,记者走访就业市场——
■ 本报记者 何珂 田婷
月薪3500元至4000元,保证五险一金、有年终奖、包吃住……近期,省城多场招聘会上,不少招聘单位都开出了诱人条件。在求职者中,扎着马尾辫、穿着高跟鞋、化着精致妆容的女性求职者格外引人注目。与男性相比,女性就业难不难?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求职过程中,公然的性别歧视非常少见,但一些隐形门槛还是让众多女性求职者倍感无奈。
“二孩”政策放开,女性求职者“生”还是“升”
“我以为生完孩子找工作很容易,没想到现在‘二孩\’政策放开,想生二孩也可能被用人单位婉拒。 ”在最近的各类招聘会现场,记者常常听到类似抱怨。
随着“二孩”政策的全面放开,部分求职女性可能要休两次产假。对此,一些在用人成本上精打细算的单位难免有所顾虑。记者近日走访多场招聘会发现,“你打算什么时候要孩子? ”“是否打算要二孩? ”几乎是女性求职面试的“必答题”。此外,曾是职场“香饽饽”的已育女性,也面临新一轮的职业发展困惑。
合肥市民盛芳雅3年前因为公司搬家,担心新环境对肚子里的宝宝不好便辞职了。 “现在小孩已3岁,家里基本稳定了,我现在打算出来找工作,没想到频频被问及二孩话题。 ”盛芳雅生孩子之前在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工作,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我参加了好几家企业面试,面试官看完我的简历就问我会不会再生?这个问题我也没想好,后来就不了了之。 ”
对于女性求职者遭遇 “生不生二孩”的困扰,不少企业招聘主管纷纷表示,企业这么做也很无奈。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部分女性面临两次产假、哺乳假等问题,企业必须考虑用人成本问题。 ”一家旅游公司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般来说,企业女员工如果剖宫产生下第一胎,可享受5个多月产假,生二孩又将获得3个月产假,按照3000元的平均工资加上五险一金的标准,公司每个月将为因生育断岗的女员工投入三四千元,两次生育附带的8个月断岗期将给企业带来约3万元的支出。另外,员工休产假期间,还得另外找人替她干活。 ”
合肥市公共就业服务中心国家职业信息分析师林云涛坦言:“尽管‘反对职业歧视\’已喊了很多年,但现实中各种职业歧视仍然或多或少地存在。企业用工是市场化行为,不少中小型民营企业在做大做强之前,通常更多地考虑自身发展而非社会责任。既然以生存、盈利为第一目标,企业自然会尽可能减少用人成本。而国企和一些大型企业则更加以人为本,重视社会责任,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性别歧视。 ”有专家表示,对女性求职者来说,无论是选择在职场打拼,还是生育二孩,都是在为社会、家庭做贡献。因此,到底选择是“生”还是“升”,要结合个人实际情况而定,作出决定后也要适当调整心态和职业规划。
高强度工作多数“男士优先”,对女性是歧视还是保护
“从这几个月找工作情况看,男同学拿到offer的数量和质量都明显高于女同学。 ”3月5日,记者在省人才市场见到小蒋时,她正拿着简历穿梭在各个招聘台之间,眉宇间有些焦急。小蒋是合肥学院通信工程专业大四学生,她告诉记者,不少专业对口的工作都要求员工长期在户外奔波,招聘单位因此更青睐男同学。
不少女性求职者有着和小蒋一样的烦恼。 “本来看中了一家大型企业业务经理的工作,但是查看他们的招聘简介才发现,业务经理只招男生。 ”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的程晶晶无奈地说。记者走访多家人才市场发现,虽然大部分企业招聘都不限男女,但也有部分企业的个别岗位明确表明只招男性。
合工大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的李女士已在一家设计院工作多年,谈起自己的工作,她表示:“干我们这一行要经常出差、跑工地,一周出差3次是家常便饭,非常辛苦。单位招聘的时候,同等条件下可能会优先考虑男生,因为男生体力相对较好,但也会综合考虑业务水平。女生入职前也得想清楚,干这行必须把自己当男人用,怕吃苦或者想多点时间照顾家庭,恐怕很难。 ”
一家不愿透露姓名的企业招聘专员告诉记者,业务经理不招聘女性,主要是因为会被外派到其他地级市甚至外省,且经常调动,不少女性顾家,很难长期做下去。另一家物流企业的招聘专员也表示,因为工作时间只有白班(凌晨3点至13点)和夜班(17点至第二天凌晨3点)2个班,女性可能会因为身体原因吃不消,所以公司基本不招女性。
针对部分企业招聘过程中的“男女有别”,大部分女性求职者表示能够理解,“如果让我长期在外出差、加班,我也不能接受”,也有小部分女性求职者表示“谁说女子不如男?绝大多数男人可以从事的工作,女人也可以做”。
“目前招聘市场上的确存在少量工作,男性比女性更受青睐。一方面是因为这些工作对口的专业,在大学时男女的比例已经拉开。比如机械专业,可能一个班级只有几个女生,市场上对口岗位招的男性自然比女性多。另一方面,由于男女生理上的差别,一些相对辛苦,需要更多体力的工作倾向于招男性甚至只限男性。比如矿工,显然是女性很难胜任的。 ”省人才服务中心市场部部长助理王静认为,这样的情况只是社会分工不同,谈不上性别歧视。从整体形势来看,个别行业、工种的特殊招工需求并不会给女性找工作带来困难,“随着第三产业和新兴行业的发展,不少对耐心、细致有要求的岗位更青睐女性,有些单位在招聘特定岗位时也会倾向于招女性,比如幼师等。 ”
女性年龄大了家庭事务增多,是惯性思维还是事实如此
“我们只招聘28岁以下的女性,女人28岁之后,上有老下有小,家庭琐事太多,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 ”3月5日,在合肥市经开区寅特尼人才市场内,一家金融公司的人事专员在招聘时如此说。
来自肥西县的王女士在找工作时也遇到年龄的门槛。 “我今年30多岁了,之前一直在浙江从事样衣制作,今年因为孩子上小学,想回合肥找一份工作,但招聘会上不少企业的年龄限制都在18岁至30岁,我都不合条件了。 ”王女士逛了几天人才市场之后无奈地说。
“网络客服人员年龄20岁至25岁”“一线操作工18岁至35岁”“电话销售18岁至28岁”……近日,记者走访几家人才市场发现,年龄限制的现象很普遍。
“招聘岗位男女不限,我们甚至更倾向女性,因为做网络客服,女性相对来说更有亲和力,但是我们只要30岁以内的女性。 ”一家网络科技公司招聘专员何先生表示,“30岁以下的女性学习能力较强,且有更多时间、精力投入在工作上。如果招聘的多是三四十岁女性的话,一方面培训起来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家里随时可能有各种事情。 ”
在一些技能需求不是特别强的岗位招聘时,不少招聘专员抱有何先生一样的想法。那么事实真的如此吗? “传统观念就是男主外女主内,家庭琐事多由女性负责。 ”安庆市民陈洁梅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男女平等观念的普及,如今家庭事务多为男女共同分担,“虽然惯性上家庭事务女性担当的更多,但正在慢慢好转。 ”
当然,也有部分女性求职者认为自己的确要处理更多的家庭事务。 “我之前在一家外贸企业上班,但工作没有规律,生孩子之后,我便辞去了工作,成为一个全职妈妈。 ”省城市民黄女士告诉记者,“30岁之后,如果公司还让我长期在外奔波,我就没办法照顾家了。老公工作也忙,如果我们俩都忙得不着家,家里矛盾肯定会多起来。 ”
“实际上,不管男性还是女性找工作,都要更多地从自身条件出发,真正了解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能为企业带来效益,自然不会因为年龄大而被职场淘汰。 ”林云涛说。
也有专家表示,因为女性生育、照顾家庭而导致求职路“不畅”,也体现出了女性生育成本非社会化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可以采取一些配套措施,比如通过减少税收、资金倾斜等手段激励用人单位聘用女性,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性别平等方面的社会责任,使女性在就业市场中能得到公平对待。
新闻推荐
一对夫妻含辛茹苦,将收养的弃婴抚养成人。如今,这位养女不离不弃,悉心赡养身患癌症的养父,被邻里传为佳话——■ 本报记者 李浩 文/图“你这个抱来的丫头比亲丫头还亲啊!好人有好报哟!”如今,在合肥...
肥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肥西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