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农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关乎农业产业发展和社会民生福祉。记者昨天从市农业农村局获悉,2018年合肥市坚持“产出来”和“管出来”两手抓、标准化生产和执法监管两手硬,不断创新监管机制,强力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开展,有力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加强标准化建设 提升品牌知名度
合肥市大力推进标准化建设,累计制定修订了农业地方标准190余项,涵盖了畜禽、粮油、茶叶、水果、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加强农业标准生产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品牌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推行品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做到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标准化管理。
2018年,全市新增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区19个,全市累计创建市级以上标准化生产基地(区)421个,其中省级以上90个,示范区面积75万亩。建成省级以上蔬果茶等标准园63个,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场128个。建成粮油绿色高效示范基地32万亩。
同时,合肥市注重扶持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发展。2018年,全市新增“三品一标”72个(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5个,绿色食品26个,有机农产品8个,新增庐江县柳风荸荠、巢湖市都督翠茗、合肥龙虾三个地理标志产品),“三品一标”总数达到992个(无公害农产品524个、绿色食品329个、有机农产品12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7个)。“三品一标”生产基地认定面积330万亩,认证覆盖率65%。
狠抓源头监管 深化专项整治
2018年,全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重点围绕种子、农药、化肥、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农资监管,相继开展“农资打假春季行动”、“禁用高毒农药专项检查”、“夏季农资打假百日行动”、生猪屠宰“扫雷”行动、农产品生产基地投入品安全使用专项整治和“三品获证基地专项检查”等专项整治活动,重点开展农药及农药使用、瘦肉精、生鲜乳、生猪屠宰、水产品生产等方面整治。
与此同时,合肥市严格落实生产档案记录制度,督促农产品生产者落实休药期和农药安全间隔期制度,严查蔬菜、瓜果生产集中区禁限用农药的销售和使用情况,坚决打击违规使用农业投入品行为。
此外,合肥市加快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低风险农药和病虫害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技术,指导农民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减少化肥用量,减少农药盲目使用,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绿色食品防控技术的应用,提高农产品安全水平。
据统计,全市共检查农产品生产和农资生产经营企业(户)近8000家,立案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37起。
(记者 华新红)
新闻推荐
(上接1版)颍泉区结合治污,政府将河滩地进行流转后,组织干部群众义务植树,种植经济林和药材花卉。全区目前划分了9个重要生态功...
庐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庐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