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区,贺迎春是大家公认的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她悉心照顾自己身患老年痴呆的母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中华民族尊老、爱老、扶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她用自己的付出妥善处理家务、照顾好儿子,为忙碌的丈夫分忧。。
孝道女儿床前安身
被褥清清爽爽,绿萝绿的喜人,坐在躺椅上小憩的老人面色红润,衣服干净整洁。看到此情此景,有谁能联想到,这竟是一位分不清白天、黑夜,不知道寒冷、温暖,不清楚温饱、饥饿的老人。这就是贺迎春的母亲,她身患老年痴呆症,但在女儿的精心照顾下,安享着自己的晚年生活。
贺迎春是家中的独女,自父亲去世后,她就和母亲相互扶持。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母亲的身体也一日不如一日。2011年10月,母亲不幸中风,住院抢救10天里,贺迎春不离不弃的陪护让母亲从死亡线上挣扎了回来,可是却从此罹患老年痴呆症。从此,母亲没有了基本的知觉,除了女儿和外孙,其余的人都不认识。作为女儿,贺迎春默默地挑起生活的重担,精心地照料母亲的饮食起居。
从母亲出院至今,贺迎春的“卧室”就安在母亲床边的地板上,临睡前她和母亲唠家常,用亲情驱散老人的孤独、寂寞;夜间母亲有任何的声响,她就会立马起身照顾。有时母亲受病情影响,难以控制情绪,会变成脾气暴躁、喜怒无常的“老小孩”,即使到了深夜也不能安静。这时她就会耐心地安抚,等到母亲能安静入睡时,时间已是凌晨两三点钟了。
牵挂让她以家立命
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其实孝道不仅在于一时一刻物质上的供养,更体现在时时刻刻精神上的关爱。母亲患病以后缺乏安全感,贺迎春和外孙是她的精神支柱。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伴母亲,贺迎春在母亲患病后没有在外面吃过一次饭,更不用说出远门去旅行了。
每天早晨5点不到,贺迎春就起身为母亲和孩子做早饭。母亲年纪大胃肠功能比较弱,吃的东西要容易咀嚼和消化,儿子正在长身体需要营养,两份早饭满含着她作为女儿和母亲的深情厚意。伺候母亲吃过早饭,她还花十几分钟哄着母亲将需要服用的药物吃下。而每每到周末天朗气清的时候,贺迎春就会陪着母亲到户外走走转转,让老人享受自然风光的同时,又享受天伦之乐。
付出让她家庭和睦
除了是母亲的好女儿之外,贺迎春还是一位好妻子和好母亲。她的丈夫是一名普通的城管执法队员,一线执法工作任务繁重,无暇顾及家庭。贺迎春用爱与包容全力支持丈夫工作,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丈夫工作时间不稳定,没有节假日,更难得有休息日。她总是在丈夫上班前为他准备好衣服,回家后不论多晚都为他热好饭菜。她照顾、看望公婆,使丈夫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投入工。在她的支持下,她的丈夫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合肥市十佳执法队员等光荣称号。
她的儿子今年12岁,从上幼儿园开始,孩子的接送、教育都肩负在她一人肩上。每天早晨,喂完母亲吃饭吃药,她还要骑车送儿子上学后再赶到单位。中午,别人悠闲的吃午饭、午休的时候,她却在风风火火的接孩子、做饭。晚上做完家务,本是一天当中看电视休闲的好时光,她却在灯下辅导孩子功课,照顾母亲身体。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贺迎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母亲多年的养育之恩,谱写出一曲“孝老爱亲”的爱心之歌,用对亲人无言的大爱,构筑了和谐、温馨的幸福家庭。(王飞)
新闻推荐
“鼓舞人心!振奋人心!”区政协委员、合肥市逍遥津公园主任卢立生用这八个字,表达了自己听取政府工作报告后的心情。卢立生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浓缩概括了过去一年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的...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