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城合肥,有这样一个市民文工团,团员的平均年龄在55岁左右。他们自排自演,免费到街道、社区、公园等地方为老百姓演出。近日,该市民文工团的团长王炳嘉表示,虽然现在天气寒冷,但团员们热情高涨。“大家说了,只要还能动,就会一直演下去。”
60人团队分工细
上周六上午,记者在合肥庐阳区文化馆见到了正在排练大合唱的团员们。虽然室外比较冷,小剧场里却是暖意浓浓。合唱队和乐队的队员们正在王炳嘉的指挥下认真地排练,二胡、笛子、小号等奏响了《爱我中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等歌曲。
王炳嘉告诉记者,该团队去年夏天成立,发展至今已有60多人,他们利用每个双休日编排节目。“刚开始很艰难,没有固定的排练场所,两个月前,庐阳区文化馆听说了我们的事,就主动提供了这个剧场,我们才算是稳定了下来。”据介绍,不同于其他民间艺术团比较单一的演出形式,他们是集乐队、合唱队、舞蹈队等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团体。
带病演出不喊苦
王炳嘉介绍,只要有演出,队员们都会主动要求参加。“最近天气比较冷,不少队员都感冒了,特别是舞蹈队的演员们,因为表演时穿得比较单薄。不过大家都坚持表演,没有一个喊苦的。”春节临近,市民文工团的演出活动更多了,王炳嘉说,过年他们也不休息,会继续演出。“我们就想把欢声笑语带给更多的人。”王炳嘉说,为了扩大团队规模,他们也希望有更多专业人士加入,为合肥乃至全省的老百姓带去欢乐。
梁晓明是声乐队队长,今年58岁,退休前一直从事医药行业的工作。梁晓明说,自己年轻时就喜欢音乐。“唱歌、跳舞、主持都行,这么多年一直没丢,现在也算是找到了用武之地。”今年63岁的褚有炳是团里年纪较大的队员,曾是合肥市老年大学合唱团成员的他有一定的歌唱功底。“喜欢民族唱法,阎维文、蒋大为的歌都爱唱。”每次团里的活动,褚有炳都会准时来参加。
孙雅琦 本报记者 李燕然/文
王从启/图
队员们在排练大合唱
新闻推荐
本报讯 “第一次碰到这事,还好灭火及时。”聂师傅感叹道。昨日下午,在合肥市颍上路和临泉路交口,聂师傅驾驶的中巴车发动机部分突然着火,他迅速停下车,拿出灭火器灭火,所...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