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4日,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创始人洪波在自己的微博上发布了一条消息:寻找杨春菊,她的一笔10万元捐款,成为“格桑花”2013年的第一笔善款。本报和安徽网官方微博也转发了这一消息,帮助寻找。记者了解到,目前捐赠者已经找到了。
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的使命是为青海等西部地区青少年提供资助。根据不完全统计,去年“格桑花”共收到了600多万的现金捐助,以及200多万的物资,用来帮助西部的孩子完成学业和改善生活环境。
今年1月4日刚刚上班,“格桑花”的会计在对账时惊奇地发现,一位好心人杨春菊,在1月1日通过网银汇来10万元捐款,这是“格桑花”历史上个人单笔捐助的最高纪录。“虽然大家都很高兴,但我们的工作人员也担心,捐款者是不是多输了两个零,或者转账时弄错了账户。”洪波说,捐款人没有留下任何联系方式,他想到了在微博上寻找,“等到1月5日中午,我收到一条站内私信,她说她就是捐赠者,让我们不要找了。”
经过一番了解,洪波得知这位女士姓周,根据她的名字搜索,洪波发现,在过去的几年里,她累计给“格桑花”捐赠了16万元。“她非常低调,也不愿意接受媒体采访,我们为了把捐赠发票邮寄给她,才得知她身在郑州。”
洪波告诉记者,“格桑花”是分片区资助青海的孩子,最近正在为青海门源县格桑花班的136个高中孩子寻找一对一的资助,也期待合肥好心读者的加入。
本报记者 陈牧
新闻推荐
本报讯 市民去包河区政务中心办事时,可享受免费无线上网。记者从包河区信息办获悉,为提升政府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包河区日前正式开通政务无线局域网,实现区...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