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环境保护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调查显示,与高涨的环保热情相比,个人素养依然是环保活动中的一片“洼地”——环境素养你得多少分?

来源:安徽日报 2013-11-12 23:49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夏胜为

雾霾天越来越多,我们怎么应对?遭遇环境污染,我们找谁投诉?如何回答这些问题,考量着一个人的基本环境素养。

近期,环保部发布《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 (试行)》,公众把握环境与健康有了范本。

关切环境 素养却“掉队”

空气质量好不好、河水清不清、噪声大不大、辐射强不强……时下,环境问题牵动着公众神经。然而,一项调查显示,与公众高涨的环保热情相比,环境素养明显“掉了队”。

“你会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吗?世界环境日是哪一天?如果发现了污染环境的行为,你会怎么办……”近日,记者就上述问题在街头、社区进行随机采访。采访发现,多数受访者认识到环境污染会危害健康、环境保护应人人参与,但大多不了解世界环境日是6月5日、全国统一的环保热线是“12369”,对于空气、水、辐射等环境污染应对知识更是知之不多,对于环境违法行为举报意识不强;与此相反,对空气污染、噪声污染、水污染等关注度却非常高。

环保部所属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近年问卷调查也表明,越来越多的受访者认为环境污染对现代人的健康造成很大影响,说明公众对环保形势的担忧仍未解除,危机意识增强;而另一方面,公众的环保行为得分却偏低,公众个人的环境与健康素养依然是环保活动中的一片“洼地”。

这是个尴尬的对比。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露事件,引发一些地方公众跟风抢购碘盐。事实上,食用碘盐对预防辐射并无帮助,过量食用对身体更是有害无益。这一极端事件更是折射出提高环境素养的急迫性。“公众对环境与健康问题越来越高的关注度,并不意味着其环境与健康素养的提高。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汪家权认为,公众在环境问题方面的高度关注与“掉了队”的素养之间存在断层,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提升环境与健康素养,对于应对环境风险、保护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知易行难 关键在实践

何为环境与健康素养? 《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阐释,是指人获取并理解环境与健康基本知识,同时运用这些知识对常见的环境与健康问题做出正确判断,树立科学观念并具备采取行动保护环境、维护自身健康的能力。而发布素养指南的目的是传播环境与健康相关理念和知识,倡导相关行为和生活方式,并指导公众提升保护环境、维护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参与起草的专家、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朱忠军曾公开表示,以往的环境与健康工作多着眼于末端,也就是环境污染问题所引发的健康损害等方面。而提高公民的环境与健康素养恰恰是将工作前移,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防护意识,尽量减小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我们希望公众通过树立环境与健康基本理念,掌握基本知识,进而由知识改变行为。 ”朱忠军表示,例如,对于“尽量减少使用私家车,多选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等绿色的出行方式,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这句话,如果人们知道却做不到,那它就只是个知识,如果人们知道并能付诸实践,那就是素养。所以,素养的内涵比知识广。尽管有些内容已属老生常谈,但只要做到知行合一、认真遵循,仍会发挥积极的作用。

汪家权认为,环境与健康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和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思考,是否增强环境与健康知识储备,是否懂得正确保护自身健康,是否监督举报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当正确理念成为一种自然行为时,公众的环保力量也就强大起来,而依靠公众的力量来保护环境、维护健康,是最具普惠性、最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措施。

简单实用 指引有“范本”

《中国公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试行)》围绕“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部分提出30条要点,为公众提供了把握环境与健康素养基本内容的范本。

不到700字的“30条”去芜存菁、通俗易懂、简单实用。 “基本理念”提出:良好的环境是生存的基础、健康的保障;健康的维持、疾病的发生与多种环境因素相关;环境污染是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环境污染造成健康危害的大小与暴露程度有关;老人、孕妇和儿童对环境危害更敏感;环境与健康安全不存在“零风险”;重视自我防护,可预防或减轻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危害;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维护健康的责任。“基本知识”提出:空气污染会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等产生重要影响;削减机动车污染物排放可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雾霾天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关注室内空气污染,注意通风换气;安全的饮水是保证人体健康的基本条件;保障饮水安全,首先要保护好水源;看上去清洁的水不一定安全;讲究饮水卫生,不宜直饮生水;土壤污染影响整体环境质量,危害人体健康;保护土壤环境质量是保障农产品安全的重要手段;日常生活中难以避免接触辐射,但不用谈“核”色变;噪声污染影响健康,不做噪声的制造者;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疾病发生;合理处置生活垃圾,既保护环境也利于健康;保护生物多样性,与自然和谐共处;要注意工作和生活中有毒有害物带来的污染及健康危害;良好的卫生或行为习惯可预防儿童铅中毒。“基本技能”提出:发生环境与健康事件时,应按政府有关部门的指导应对;遇到污染环境危害健康行为时,主动拨打“12369”热线投诉;能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及环境保护警告图形标志;积极关注并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环境质量信息;主动有序参与环境保护,合理维护个人和社会公共环境权益。

汪家权认为,“30条”与公众日常生活相联系,强调公众应该知道、可以做到的基本内容,如雾霾天应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开窗通风减少室内污染、不做噪声的制造者等,大家可借此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现状和举措,进而参与其中,通过监督、举报、维权等行动,将素养提升与问题关切并重,共同呵护绿色家园。

新闻推荐

首届控失性肥料行业论坛举行

近日,首届中国控失性肥料行业发展高峰论坛在合肥举行,来自国内相关产学研机构、企业负责人及用户等300多人参会。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六国化工股份公司等单位联合主办。据了...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环境保护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努力。调查显示,与高涨的环保热情相比,个人素养依然是环保活动中的一片“洼地”——环境素养你得多少分?)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