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别再以GDP思维看待轨道交通

来源:安徽日报 2013-11-04 23:53   https://www.yybnet.net/

■ 胡旭

合肥轨道交通建设一直面临着“启动过迟”的质疑。

正在建设的一、二号线沿线道路,都是近5年城市大建设中新翻修或建设的重要干道,本应一次性建成,如今再行建设,只能落得市民“刚修通就封闭、刚修好又开挖”的一片抱怨声。与此同时,随着城市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公共交通工具单一的局面也造成市民高峰时段出行极度不便,更加剧了普通市民对政府“路越修越堵、越堵越修”的恶评。

合肥轨道交通建设的“迟到”,说到底还是因为审批体制的僵化。早在合肥大建设启动之初,轨道交通就被列入大建设的“重头戏”,并且曾以“有轨电车”等名义来悄悄推进前期谋划,但在当时,轨道交通建设是国家严格控制的建设项目,实行的是“先审批规划,再审批项目”的双重审批体制。

《吕氏春秋》中讲了一个“表水涉澭”的故事,合肥轨道交通遭遇的也是类似的困境:合肥谋划轨道交通项目时,全国投资热潮涌动,宏观调控政策收紧,轨道交通项目几乎一度被束之高阁。直到推出四万亿投资计划后,合肥轨道交通项目才获准建设。但这几年合肥已经进入汽车加速普及期,公共交通不便进一步刺激了汽车保有量猛增,仅今年前三季度就有10万台新车上路。

正因为审批周期过长,项目审批节奏严重滞后于城市公共交通日益扩张的现实需求,新一届政府果断下放城市轨道交通投资项目的审批权。不过,合肥轨道交通3、4、5号线的建设规划仍需要上报国务院审批。坚持审批规划,显示出决策层面对放开轨道交通建设审批权的谨慎心态:一旦全面放开,地方政府出于拉动地方经济的考虑,可能会一哄而上建地铁。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因为一些地方还是局囿于“GDP思维”,仅仅从拉动经济角度来看待轨道交通建设。“1亿元轨道交通投资可以拉动2.8亿元GDP”,很多城市陈述建设轨道交通理由都会首先援引这样的数据。其实,地方政府也亟须摒弃以GDP思维看待轨道交通。否则将给轨道交通建设带来极大的隐患:这类项目投资甚巨,且投资难以直接回收,随着地方政府融资难度加大,以拉动GDP为目的的轨道交通项目,也极易因为经济原因而搁置。

世界卫生组织下设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室外空气污染列入一类致癌物质,在大中城市尽快建成便捷畅通的轨道交通网,对遏制汽车保有量过快膨胀十分必要,同时也是治理空气污染“组合拳”的重要一招。轨道交通以电力为主要动力,直接减少PM2.5等污染物排放,而且单位能耗仅为小汽车的1/12。轨道交通网的健全还会引导市民工作及生活休闲方式的 “轨道化”:在人口密集的日本东京都市圈,由于轨道交通线路密布,交通拥堵及空气污染等“大城市病”也随之缓解。

在“霾”没中国的今天,轨道交通建设已经成为大中型城市事关长远的重要民生工程。政府不能仅在“手里有钱”时想着要建,即便“手头紧张”,也当尽力筹资建设,把轨道交通作为优先确保的城市公共设施项目加快推进,为市民创造便捷高效的出行环境,也为子孙后代守护一片蓝天。

新闻推荐

渡江战役纪念馆开馆不到一年,接待参观者就突破100万人次。不少参观者说——“渡江战舰”是个大课堂

■ 本报记者 许蓓蓓10月31日上午,天空飘着细雨,巢湖北岸的渡江战役纪念馆形似一艘战舰,冲破朦胧的雨雾向巢湖进发。高大的领导人群雕像、近百米高的五角星胜利塔等标志性建筑,在浩渺巢湖和绿树碧...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别再以GDP思维看待轨道交通)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