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张鸣本报通讯员 李多庆
三月的巢湖岸边,春意正浓。早晨7点,包河区义城街道施口社区居民薛良华骑车来到环湖北路,查看当天道路环境状况。薛良华是施口社区党支部书记,自去年3月份担任南淝河三级河段长后,他现在又多了一个“头衔”——巢湖岸边沿线二级“线长”。
在此同时,李荣社区居民洪月凤骑着电动车在自己的2.11平方公里 “领地”巡视,这位生态文明群众监督员,走马上任第一天,指着不远处一块蓝底白字生态守护公示牌笑呵呵地告诉记者:“看,那是我的‘身份证\’!”记者一看,一、二级“线长”的姓名、责任部门、监督电话都在牌子上面,有人发现乱倒垃圾、毁绿种菜等,拨个电话就能找到这个地方的责任人。
今年50岁的洪月凤是邻里交口称赞的热心大姐,在李荣社区生活了近30年,见证了这个巢湖岸边小渔村改革开放30年的变化。今天,村庄已成巢湖岸边一个开放性的游园,昔日的农田也已成为合肥国家滨湖森林公园的一部分。今年义城街道征集生态文明群众监督员,洪月凤报名成了第一批成员。 “环境越变越好,我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也越来越大。 ”洪月凤笑着说。
洪月凤和薛良华是合肥市首批上任的生态文明群众监督员和二级 “线长”,负责环湖北路沿线垃圾清理和环境保护,每天两次巡查线边成为常态。作为一个濒临巢湖的城区,包河区一边是现代化的滨湖新区,一边是美丽的湖区田园,是合肥市环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最前沿。去年以来,该区积极抢抓环巢湖流域生态治理机遇,打造环巢湖区域的“中央花园”。如何保护好 70平方公里巢湖水域和近14.6公里的巢湖黄金岸线,则是一个不可规避的问题。
“我们实行三级‘河长\’制、二级‘线长\’制,建立起责任到人的环境监管体系,让群众来监督,成为守护环境的‘眼睛\’,环境好不好,群众说了算! ”该区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安徽省全力推进“三线三边”环境整治,准备用1年时间基本消除铁路、公路、江河沿线及城市、省际、景区周边垃圾污染。在“三线三边”整治过程中,该区创新思路在全市率先实行“线长制”,担负起巢湖沿线、道路两侧环境的监管任务,实现了在治水治污上的无缝覆盖。据悉,未来这种“线长”制将在该区全面推开。
新闻推荐
在“阵痛”中创造“改革红利”————江淮乘用车营销公司深化改革全面转型探索
江淮乘用车营销公司深化改革全面转型探索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