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 鸣本报通讯员 李长龙
“喂,是应急小分队吧,我家停电了,你们能过来帮下忙吗? ”日前,合肥经开区海恒社区的王奶奶家突然停了电,王奶奶试着拨通社区“应急小分队”电话,20分钟后,小分队的范师傅来到了王奶奶家,查明故障后,麻利地更换了电闸保险丝,不一会儿家里就亮了起来。
像范奶奶家里发生的这类情况在小区里有不少,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还真影响生活。为解居民应急之需,海恒社区将辖区内有水电气维修技术的居民召集起来,组建了社区应急志愿服务小分队。
记者看到,在“应急小分队”的服务流程图上,小分队的志愿者们由队长统一调配。接到居民求助电话后,根据需要选派合适人员,30分钟内赶到居民家中,无偿提供帮助。遇到较为棘手的问题,队员们则合力解决。
“原先我们只设置了水电气维修服务,后来为了满足居民需求,又吸纳了医生、教师、民警等专业人员入队。目前,小分队的规模已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20多人。 ”小分队队长范玉霞告诉记者,最近,小分队又增添了新的服务项目,增加了锁匠、健康咨询等,初步形成了一个全方位的应急服务体系。
小杨是海恒社区某企业员工,在海恒社区福禄园小区租住。前不久,小杨打算乘火车去苏州探亲,临行前一时疏忽忘记了带钥匙,把钱包和所有证件都锁在了家里。眼看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小杨一时也未找到合适的开锁公司。无奈之下,他拨通了社区“应急小分队”电话,令他没想到的是,小分队的黄师傅只用了15分钟就巧妙地帮他打开了门。
据海恒社区委副主任魏华团介绍,社区“应急小分队”自今年1月份成立至今,已接受居民紧急求助电话50余起,成功帮助居民修理水电20起,调节家庭邻里矛盾3起,帮助小区居民订购火车票12张。尤其在马年春节期间,小分队全体志愿者更是24小时待岗,随叫随到,让辖区居民省了不少心。
作为“应急小分队”的一名电工,徐海谈起为何要加入小分队,朴实的话语里透着真城:“我们住在同一社区,这里就是我们共同的家园,能帮大家做点事,心里乐呵。 ”
记者了解到,为了方便居民联系,近日社区“应急小分队”将所有应急服务人员的联系方式和供水、供电、燃气部门的应急电话,印制成卡片分发到每家每户。
新闻推荐
■ 本报记者 张岳刚刚过去的春节,让40多岁的陈枫觉得很幸福。正在合肥市西园小学读三年级的女儿王菲,变得懂事了,开始体贴父母的艰辛。寒假里,学校布置一道“德育”作业——当一天“家长”、当一...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