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一位23岁的年轻女子突发急病,抢救无效,永远停止了心跳,但她的生命却并未就此终止。悲痛之余,女子的父母作出了一个决定,捐出女儿的器官,让女儿的器官在其他人的生命中得以延续。
三天前,女子因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突发脑出血被紧急送往市医院抢救,但因为出血过多,医生也爱莫能助。4月14日,院方不得不把她病危的消息告诉了女子父母。这样的消息让多天没合眼的父母感到犹如晴天霹雳一般,眼看着女儿的生命即将凋谢,渐渐冷静下来的父母作出了捐献女儿遗体器官的决定。
这个决定很快得到了医生的支持,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刘洪波也立即同市红十字会和省红十字会取得联系。4月14日的这一晚,很多人都没有睡,经过多方沟通,最后女子的父母同意捐献孩子的肾脏、肝脏和眼角膜。
4月15日11时,记者赶到了市医院重症监护室外,看到女子的家人都赶来了,正与医院和红十字会沟通办理相关手续。而此时,女子的生命体征正在消失,父母提出要再看孩子最后一眼。母亲再也无法抑制心中的悲痛,放声痛哭,一遍遍地喊着女儿的乳名,目送着再也回不到身边的小女儿生命的逝去,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
如果不是这次意外,女子或许还处在新婚的蜜月中。在父母眼中,她是懂事乖巧的女儿;在公公婆婆眼中,她是孝顺听话的好儿媳。而如今,他们却要接受这样一个残酷的现实,巨大的悲痛令他们不愿和记者再多说什么。
中午12时左右,女子停止了心跳,医务人员对其检查后,宣布她已经脑死亡。随后,省红十字会、市红十字会及省器官库工作人员带着医疗设备赶到了市医院,为女子家人详细讲解器官捐献的过程及用途等,女子父母也签下了有关协议书。
与此同时,在手术室,医生也做好了手术准备,并开始紧张地实施器官捐献供体手术。经协调,女子父母将女儿的两个肾脏、一个肝脏和两个眼角膜捐献了出来,而这些器官可以捐献给三个需要救治的病人,并将使两人重见光明。手术结束,女子捐献的器官就立即护送到合肥,下午4时许,在省立医院实施一例肝移植和两例肾移植手术。
4月16日凌晨,三名生命垂危的病人接受器官移植的手术顺利完成,他们的生命重新焕发出生机,病人的家属都非常感谢女子还有她的父母。“这既是医学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向社会传递了一种人道主义的大爱情怀,女子父母的爱心精神令人敬佩!”省立医院肝脏外科主任荚卫东接受采访时说。
女儿器官移植成功的消息传来,女子父母只是平淡地说:“我们也不图啥,既然能帮助别人,我们想女儿也会愿意的,可以安心地走了。她是个好闺女,就是太可惜了!”两位老人相互搀扶一步步地挪着,双眼早已哭肿,却仍不时地回头看上一眼,放慢脚步,希望女儿还能再回来,喊他们一声“爸”“妈”!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 尚原野/文 穆可亮/摄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