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冯珉
走节能、环保、低碳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如何通过金融杠杆,推进“绿色信贷”,引导信贷资金向低碳环保经济领域流动和集聚,最近人行合肥中心支行对此进行了调研。数据显示,战略性新兴产业金融支持力度正在加大,高耗能行业贷款放缓。截至3月末,全省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903.1亿元,同比增长23.4%,增速高于全省贷款平均水平6.5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省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增加58.2亿元,占全部新增贷款的6.1%,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
信贷投向重点突出,各金融机构重点围绕安徽省发展基础好、产业集聚程度高的平板显示、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3月末,全省电子信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业贷款余额分别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7.5%、26.2%和16.2%。国家开发银行安徽省分行还牵头推动总投资175亿元的京东方6代线、总投资285亿元的京东方8.5代线项目,推动安徽省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建设。
省内各金融机构还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探索各具特色的金融支持重点领域。交通银行对授信客户进行环保标识分类,实施差异化的授信策略。将环保信息纳入客户管理全过程,对列入国家产业政策淘汰类项目,一律要求停止新增授信,并采取措施收回已发放的授信。不论是新老客户,获得贷款的前提必须是拿到环保达标认证;国家开发银行发挥中长期大额融资优势,以龙头企业作为支持重点;农业银行、兴业银行实现金融专业服务与节能环保有效结合,为节能环保企业提供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及服务,3月末两家银行节能环保产业分别占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57%和69.1%;工商银行、浦发银行则大力拓展先进制造业客户市场,信贷资金优先向先进制造业倾斜,3月末两家银行高端装备制造业贷款余额分别占其战略性新兴产业的55.1%和47.8%。
信贷投向突出重点的同时,全省高耗能行业贷款继续收紧。 3月末全省六大高耗能行业中长期贷款余额815.6亿元,同比下降1.5%,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分别减少2.9亿元、0.14亿元和0.08亿元。“探索‘绿色金融\’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人行合肥中心支行相关负责人分析,虽然金融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制约因素,如行业信息共享不畅、风险补偿机制不完善、专业性融资担保机构发展不足等。建议省相关部门出台政策激励措施,完善风险补偿机制,同时加强部门间沟通协作,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增加行业信息透明度。
新闻推荐
合肥秸秆禁烧范围扩大“重点禁烧区”由34个乡镇(街道、社区)增至41个
“重点禁烧区”由34个乡镇(街道、社区)增至41个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