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庐阳工业区转型突破,做好园区党建文章?结合“一线为民工作法”、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及自身实际,庐阳工业区今年提出了园区为“副主任”,企业是园区的“主人”这一理念。截至今年6月底,工业区管委会人员累计走访企业200余次,共收集问题 32件,成功解决问题27件。
将教育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去年5月,庐阳工业区在全省率先推行“一线为企工作法”,以“企业之所想为所想、企业之所急为所急”,将企业诉求解决在一线,打通服务企业发展“最后一公里”,转变党员干部作风,密切政企关系,优化工业区经济发展。
工业区在调研摸底基础上,将不同类型企业划分四大片区,安排班子成员、机关全体党员组成13个驻点小组,每月10日深入企业了解生产发展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协调解决答复。
让企业发展抛开后顾之忧。企业销售渠道狭窄不用愁、融资平台受限不着急、人才缺乏我帮忙……只要是企业发展、项目建设有困难,“一线为企”同志就会竭尽全力帮助解决,真正体现园区“一线为企”的一片热诚。
为园区转型升级提供坚强保障。优质服务,换来企业的大发展和工业区经济发展的双赢。中科大产业联合会产业园、清华(合肥)科技园、鑫翰科技园、工投创智天地产业园等高新技术企业纷纷落户庐阳工业区。传统印刷规模企业远东印务打造98米高的合肥北城第一印刷高楼、并建立集编、印、包装、发行为一体的新型印刷产业园……2013年,庐阳工业区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 5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6.5亿元;技术改造投入29亿元,占全年工业投资62.2%;全年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四家,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59.82亿元,同比增长4.03%;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0.21亿元,同比增长4.66%;完成限上零售额19.33亿元,同比增长24.63%;完成批发销售额489.49亿元。累计招商引资总量45.2亿元,其中外资1560万美元;现代服务业大项目两个。
今年1-5月,庐阳工业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稳步增长,其中,科技型企业数同比增长30%、专利申报同比增长12%,高新技术企业达36家,新兴产业的比例上升15%。 ·赵明·
新闻推荐
本报讯 7月21日下午,区工商联“手拉手共成长”企业家沙龙在合肥市预备役师举行。市文广新局副局长朱煜,区政协副主席唐亮、王庆宝,部分企业家代表,区相关单位、镇街负责人等参加活动。...
合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合肥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