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合肥高新区按照中央和省市委的统一部署,在市委活动办及第十五督导组的精心指导下,贯彻落实“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紧紧围绕“为民务实清廉”主题,深入开展六个专项行动,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整个教育实践活动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成效明显,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作风建设成绩单,赢得了全区广大群众的称赞和支持。
合肥高新区作风建设取得的显著成效,凝聚起加快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磅礴力量,在依旧严峻的经济形势下,合肥高新区却逆势飞扬,今年1-8月份,合肥高新区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74.4亿元,同比增长21.7%;累计完成工业增加值 199.3亿元,同比增长14.9%;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54.3亿元,同比增长18.2%;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66亿元,同比增长52.4%;招商引资总额136亿元,同比增长7.6%;进出口总额9.86亿美元,同比增长74.8%。全区产业结构逐步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各项改革全面推进,社会治安、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工作形势稳定。
深入基层,敞开大门听建议
“对企业服务,对群众服务,关键还是要办实事,不搞虚的,坚持到群众中去听听真实的声音。 ”合肥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兵说。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合肥高新区精心制定方案,统筹推进活动开展,严格遵循三个环节要求,紧抓六项重点工作,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显特色。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到基层,听到最真实的声音。工委班子带头开展 “五深入五征询”活动,每位同志建立一个基层联系点,面对面与群众交流,心连心与百姓沟通。围绕园区建设和创新发展、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党风廉政建设等18个专题,组织召开各种专题座谈会20场。针对“四风”问题,发放公开征求意见函400余份、调查问卷385份,匿名征求意见表90余份,开展了富有特色的“工委开放日”活动。通过面上 “听”、点上“找”、函上“求”、公开“寻”、匿名“征”等多种形式广泛征求班子意见建议1026条,其中“四风”问题245条,为后续的对照检查、整改落实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画准像,挖透最深层的根源。区工委班子和各级各单位班子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集体议的方式,从严从实查找突出问题,实事求是地给自己把脉画像。班子材料由主要负责同志主持起草,班子成员材料由个人自己动手、反复修改。从严找准查实突出问题,挖深挖透思想根源。按照“四必谈”要求,各级各单位开展了广范围、多层次、有深度的谈心谈话活动,统一思想、化解矛盾、凝聚共识,为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做好了充分准备。
——动真格,开展最“辣味”的批评。区工委班子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班子成员共查摆“四风”问题93条,互提批评意见84条,不遮不掩、动真碰硬。会后,及时召开了民主生活会通报会,通报了工委班子民主生活会情况,为全区确立了高标准、高标杆。各级各单位班子及成员在民主生活会上开门见山讲问题,真刀真枪提意见,实心实意促团结。全区专题民主生活会普遍开得高质量、有成效。党员干部普遍反映,这是自己入党以来经历最严格的一次党内生活锻炼,是一次深刻的思想体验,既红脸出汗,又加油鼓劲,让人刻骨铭心、终身难忘。
立行立改,群众满意取实效
“原来高新区还有这么多功能区,这么多产业分布”,“办公室比我想象中小多了,也很简单。 ”这是今年4月2日,合肥高新区工委开放日活动中社区代表的感受。
今年62岁的孔凡珍是一名普通社区居民,虽然长年居住在高新区,但这还是第一次来到高新区管委会。与孔凡珍一样,在“工委公众开放日”里,18名普通群众代表和基层党员先后参观高新区管委会规划沙盘、创新成果展厅、办事服务大厅以及工委领导办公室等。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工委领导班子带头作出公开承诺以改进作风的积极行动为全区党员干部树榜样、立标杆,全区党员干部迅速响应,积极营造广开言路的良好氛围,最广泛、最充分地收集意见建议,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努力提高群众对教育实践活动的满意度。
一组组数字背后反映的是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崭新变化,也是合肥高新区作风建设的扎实成效:
——工作作风更严谨。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区的会议、文件(简报)、考核分别下降了34%、18%和67%;公务接待费用同比下降6.5%,整治超标配备公车18辆,公务用车费用同比下降26.7%,清理多占办公用房面积近26312平方米;取消和下放了行政审批事项4项,查处庸懒散拖问题5人、侵害群众利益问题3人,“小四风”问题根本遏制,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突出问题得到了有效整治。
——服务意识再增强。推行为民代办服务活动以来,建立了8个社区村居便民服务站点,为群众代办各类证照、社保低保、户籍计生等事项。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按照“一好双强”的标准选好配强岗东、城西桥等4个村居“两委”班子。改善了社区村居办公条件,每个社区服务中心都建成400平方米以上的便民服务大厅,帮助基层解决一批实际困难。活动中,形成了人往基层走、钱往基层投、政策往基层倾斜的良好导向,逐步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群众难题得解决。一大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得到解决,如新建了630套保障性住房以及包括敬老院、养老服务站、全民健身苑、老少活动家园、职工书屋等在内的20多个老年社区便民服务场所和文体活动场所;合肥七中、兴园中学、梦园中学投入使用,投入900余万元,建设中小学微机室和实验室;新增公交车12辆,新开线路7条;提高了社区居民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残疾人生活特别救助和失地农民老年人医疗补助标准,扩大了贫困残疾儿童救助范围。一大批多年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得到了有效化解,一大批信访积案得到切实解决。
建章立制,标本兼治得长效
“只有把治标与治本有机结合起来,更加注重治本,建章立制,立好规矩,强化执行,才能确保改进作风不回潮、不反弹,让好的作风得到弘扬、不好的作风得到遏制,巩固和扩大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 ”合肥高新区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李兵认为。
合肥高新区按照标本兼治,务实管用的原则,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修订和废止工作,认真梳理各类规章制度,及时废止不适用制度、意见和办法。活动以来,出台《高新区“四联四定”工作实施意见》、《高新区国内公务接待管理细则》、《高新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等各项制度21个,《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实施意见》、《效能建设问责办法》等34项制度正在拟定,即将出台。通过制定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强的各类制度,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四风”的漏洞,确保作风建设长效常态。
四联四定,完善干群联系制度。合肥高新区出台了关于开展区直单位与城乡基层“四联四定”工作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实施意见,进一步完善党员干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制度。
贯彻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在路上。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强劲“东风”下,合肥高新区奋发有为,以党的建设新成效,推动“中科智城、江淮硅谷”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合肥建设“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增光添彩!
为民务实清廉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
区工委领导班子公开承诺,深入社区访民情、听民意、汇民智。
高新区开展 “工委公众开放日”活动,群众代表来到工委领导办公室。
新闻推荐
10月22日,在合肥市第19个环卫工人节到来之际,该市庐阳区城管局环卫中心组织辖区环卫工人们参加了拔河、吹乒乓球等趣味比赛,让他们在竞技场上迎接自己的节日。 本报见习记者 左谢 摄...
合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合肥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