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脑利用率达到100%
朱晓凯
媒体人,历史学博士生,著有《深呼吸——我的新闻实践乱弹》、《李克农传》、《陈独秀人生哲语》等。
当谈到一个人聪明绝顶时,我们常常会伸出大姆指说:“他和爱因斯坦没啥两样!”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无疑是这个星球上最聪明的人之一。1955年爱因斯坦临死前,曾表示愿意将自己那颗被众人叹为观止的脑袋捐献出来,供科学家们好好研究,看看一个聪明绝顶的脑袋里到底能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然而,研究结果却让人莫衷一是。有人认为他大脑的顶叶部位有许多山脊状和凹槽状结构,这种极其罕见的结构,很可能就是他与众不同的奥秘所在。但也有人认为,与一般人相比,爱因斯坦的脑袋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还有人认为,他的脑容量仅仅只被使用了10%左右,还有90%都还没有被用到。反正甭管怎么说,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会觉得:大脑里确实还有很多潜能没有被发掘出来呢。
最近,一部由法国著名电影人吕克·贝松导演的科幻电影《超体》,就把目光投向了这个人类最为神秘的身体器官——大脑。在这部影片中,女主角露西因为一次“偶然”而被黑帮劫持,在被黑帮注入某种新型的生长激素类药物后,她竟然获得了“超人身体”的状态。按照影片设定的逻辑,露西对自己大脑的利用率从一般人的10%,逐步提升到了100%。而大脑利用率的每一次提升,都会使露西拥有不同的特异功能。比如说当大脑利用率达到20%时,她开始感觉不到疼痛;达到30%时,她便能过目不忘,快速掌握网络上的一切资料,远程操控各类电器,并能看透他人身体内的各种病症。而当露西大脑的利用率达到100%时,她便无所不在、无所不能了,并且最终获得了“重生”。或许吕克·贝松原本是要借着电影,上一堂有关“时间”与“空间”的哲学课,但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来说,与摆脱身体与物欲的羁绊去追寻永恒的信仰相比,我们更加功利化的期待是:真的会有那么一天,我们的大脑能得到100%的开发吗?
去年看江苏卫视热播的《最强大脑》,我们就已经见识到了许多脑力超群的牛人。在网上“百度”后发现,其实古往今来,类似这样的牛人还真有不少。比如有一位英国人,他只需看上一眼,就能记住54副洗过的扑克牌,要知道这些扑克牌加起来可是有2808张啊!还有一位日本人,竟然可以记住圆周率小数点后的42905位数字!这些“技艺”与他们受教育的程度和工作经历都没啥关系,惟一能够得到合理解释的就是:他们对大脑的利用率要超过一般人。据说人的大脑有100多亿个神经细胞,每天能记录生活中大约8600万条信息,因此人的一生仅凭记忆储存的信息,就高达100万亿条!这样看来,假如大脑的利用率能够得到大幅提升,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完全可以成为脑力超群的牛人,而现在那些被我们羡慕忌妒恨的聪明人,也就会变得没那么牛了。
国外一些科学研究得出的结论,也让我们对成为“超体”浮想联翩:如果一个人的大脑被全部开发,那么他将学会40种语言,拿到14个博士学位,可以将大英百科全书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背下来,他的阅读量可以达到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1000万册藏书的50倍。实际上,只要一个人大脑的利用率能达到100%,那么我们的潜能就将会得到极大地发挥,制约我们身体的极限也将会变得越来越少,而我们现在可以想像得到的任何事情,或许都能够被轻易完成。
看来,我们都已经迫不及待地盼着那一天的到来了。别急,在那一天到来之前,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比如,为什么我们就不能拍上几部类似《超体》这样让人脑洞大开的电影呢?就其实就是一个蛮不错的选择。
批发市场一样的奥特莱斯
于继勇
喜欢码字的读书人,喜欢读书的码字人,涉猎社科、历史、经济等各类书籍。自称杂食性动物,业余爱好为淘碟看电影,到茶楼陪资深美女聊天。
IPHONE6全球发售的那几天,最火的新闻大约算是重达93吨的IPHONE6,从中国河南运往美国。因为,中国大陆不在第一批发售的行列,所以,很多IPHONGE迷,就想办法,从美国或者香港的黄牛手里买手机。据说,那几天从香港倒卖过来的IPHONGE6,可以卖到一万五千元左右。人生,不就是追求个“我有你没有”嘛。
虽然访美行程被安排了密集的公务活动,但是,购物也总是必不可少的。去美国之前,有人说,到美国要多买衣服、化妆品和保健品,少买电子产品。对于只热衷在旅游景点买些好玩纪念品的我来说,购物实在不算是强项。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章教授说,在美国买衣服,如果想不买“MADE IN CHINA”挺难的。因为美国很多大品牌的服装,差不多都在中国有代工工厂。章教授的话,很快就被证明了。十几天后,在我们从美国带回的东西里,有一半是“中国造”。不要说衣服了,连遮阳帽袜子钱包,大都是中国造。和IPHONE6手机一样,这些东西,都是在中国制造好,由飞机轮船运到美国,然后,再由来美国采购的中国人,大包小包地拎回去。让人欣慰的是,这些东西有的价格只是国内的一半。不知道有没有相关部门出来解释一下为什么。
纽约的第五大道,应该算是美国最繁华的购物街了,一线奢侈品牌列队两边。据说,前些年有山西和东北的煤老板,踱步到手表店的店里,一口气能打包几十只价格在三十万以上的金表。因为来自中国的客户越来越多,所以很多奢侈品店都配了会说中文的店员。而卖几十美元一件的POLO衫的店里,就没有能说中文的。
像我这样的小工薪,在第五大道上能买的东西,就只有POLO衫和李维斯牛仔裤了,因为类似手表或普拉达包什么的,一件物品有可能顶我半年工资,所以还是看看算了。导游说,美国人并不是很看重奢侈品,所以,这些东西大多数是卖给游客的。难道不需要用奢侈品装点门面?不知道美国人的自信来自哪里。
游美攻略上说,最适合中国工薪游客购物的场所叫奥特莱斯,在一些大城市都有。根据不同城市的消费水平,会有不同的品牌分布。这里面的物品,比城市的SHOPPING MALL齐全一些,以衣物和箱包为主。一般会拥有几十到上百家商店,所以,算是比较大的商业中心了。如果用个不太愉当的比喻,我觉得奥特莱斯有点像合肥的城隍庙,或者现在白马商城,像个批发市场,只不过仍然是单件买罢了。当然,奥特莱斯的服装,都是大家熟悉的牌子,比如新秀丽、蔻驰、哥伦比亚、阿迪达斯、拉尔夫·劳伦、阿玛尼、盖璞等等。这些品牌,几十到几百美元的价格,是普通家庭也能消费起的价格。
和中国一二线城市,街边街角到处都有日杂百货的小超市不同,想在美国上一次超市也很困难,要开车跑几十分钟,才能找到一家超市。让我没想到的是,在美国,沃尔玛是低档生活用品店的代名词。因为沃尔玛周边的居民收入偏底,它在开哪里,周边的房价都有可能因此而降底。原来,美国也有岐视。
各类旅游网上关于奥特莱斯的购物攻略已经很多了,我再细说,也没有百度详细,打住。以我逛了半天的经验来说,如果你没有很清晰的目标,逛起来是非常累的。同时,欧码美码和亚码的衣服,各不相同,一双鞋子上,可能会标好多码号。我按自己平时穿衣的尺寸买了一件M号的衣服,穿到身上却大很多。因为美国人身高偏大偏胖的原因,比S号更小的衣服几乎很难找到。这也是国内标着“外贸”字样服装店的衣服为什么偏大的原因。
很多人买了不少鱼油维生素甚至药品,其实每个人的心态是一样的,虽然便宜不了多少,至少质量上可靠一些,不会买到假货。“至少不会是假的”,这句话,多少透着无奈和悲愤。
新闻推荐
恋骚男的,逛这儿 魅力指数:五星 魅力24H邂逅地:纸的时代书店、三孝口新华书店 火花指数:四星半
恋骚男的,逛这儿 魅力指数:五星 魅力24H邂逅地:纸的时代书店、三孝口新华书店 火花指数:四星半纸的时代书店:在爱情上飞针走线对开在shopping mall里的书店能期许几何?倘若心生轻蔑之意,哪怕只是微...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