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新闻 巢湖新闻 肥东新闻 肥西新闻 长丰新闻 庐江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合肥市 > 合肥新闻 > 正文

热烈祝贺我区“两会”隆重召开勇于先行先试吹响改革号角激活品质庐阳发展“核”能量

来源:庐阳 2015-01-13 18:29   https://www.yybnet.net/

2014年11月11日上午,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揭牌仪式在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会议室举行,此举意味着我区在食品药品监管体系建设的进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14年8月2日,我区在全省范围内首开“新婚课堂”,邀请市婚姻家庭咨询协会的专家,面对面为前来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新人提供咨询服务。 2014年12月21日,升级改造后的七桂塘街区——香街开街了,带着她崭新的面貌,香街与市民的“初见”热闹而欢乐。 非遗文化传人张云萍通过捏泥人、画糖画等形式,向来往周边居民现场表演非遗文化精髓。 近年来,我区加快农业现代化转型,乡村旅游业发展逐步加快,已成为全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改革号角劲吹响,发展重任勇担当。2014年,庐阳的脚步,如壮丽的交响,在创作中激越前行。6月,区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意见》印发,同时,区委全面深化改革9个专项小组正式成立,改革内容涵盖了民主政治领域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城乡一体化发展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全区上下热情高涨,积极推进各领域共271项改革任务——在这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我区勇于探索,大胆实践,突出庐阳特色,巩固深化已实施的改革,把改革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全面提升区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努力在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先行先试“合肥版”中发挥带头和示范作用,为建设引领区域发展的国际化都市中心城区奠定坚实基础。

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

2014年6月20日下午,区妇幼保健站成立了第一届理事会,建立起以理事会为决策和监督机构、管理层为执行机构的相对独立的运行机制,逐渐实现政事分开、管办分离,进一步凸显妇幼保健站的公益属性,促进妇幼保健事业和单位自身的健康发展。

这标志着我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建设正式启动,为合肥市事业单位实现“政事分开”迈出了第一步。区妇幼保健站是合肥市第一家通过成立理事会实行“政事分开”的事业单位,而这是我区推行行政体制改革和社会事业改革的重要举措。

新形势带来新思路、新变化。在通过简政放权等方式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途中,庐阳正在不断收获丰硕的改革成果。

去年初,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这是在改革完善市县工商质监食品药品监管体制背景下,合肥市成立的首个区级市场监督管理局。该局整合了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工商庐阳分局、质监庐阳分局的机构和职责,以及区卫生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承担食品药品监督管理职能的机构和职责。

这是我区在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做出的一大尝试。通过推进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解决了交叉执法、多头执法等问题,提高了执法和服务水平。

政府管理职权、职责的改变,管理角色的转换,管理手段、方法及其模式的转变,正稳步地重构着庐阳的行政体制,政府生产者、监督者、控制者的角色逐渐褪色淡化,为社会和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职能和角色特征则愈发凸显。

行政体制改革的号角已然吹响,今后,我区还将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深化行政机构改革、深化事业单位改革、优化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等多个方面持续探索尝试,逐渐形成权责统一、规范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运行透明的现代行政体制。

尊重市场提升经济效率

2014年12月21日,香街开街。经历了一年多的升级改造,七桂塘街和与她形影不离的七条小巷,携手身边早一步提档升级的女人街一起,传承历史文化传统,吸纳现代艺术形式,以项目运营的模式融合,成了安徽第一条艺术时尚街区,并拥有了一个崭新的项目名称:香街。

与以往打造特色街区不同的是,在七桂塘片区升级改造的过程中,政府不再是主角,而是由更专业、更有经验、也更熟悉市场的上海盈投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来策划、改造、招商以及负责后期运营。而正在进行的城隍庙的升级改造,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

“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个核心,积极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通过完善现代市场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和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在《庐阳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方案》中,这样的指导思想跃然纸上。

去年12月25日,我区正式印发《庐阳区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对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作了全面原则性规定。根据“办法”,“庐阳区政府采购中心”正式更名为“庐阳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作为全区公共资源集中交易平台,中心的受理项目从政府采购类拓展至包括产权类等所有集中交易目录内的公共资源。

此举顺应了公共资源交易事业的发展大势,充分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进一步规范了全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提高了公共资源配置效益和效率。

从宏观上的全区经济发展到细节上的监管规范化,我区经济体制改革的脚步蹄疾步稳——全面深化财税、金融、国资国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非公有制经济、土地管理制度、科技管理体制、现代服务业发展体系、开放型经济体制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庐阳不会停步,开放型的经济体制正在庐阳的热土上生发、茁壮。

购买服务增进百姓福祉

“吴女士你好,我们是合肥市友爱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今天来你家,是受庐阳区民政局委托,对你收养女童的资质进行评估,请你如实回答……”2014年11月13日,由多人组成的评估小组,走进了我区居民吴女士的家中,对其收养女婴的资格进行评估。这是安徽省第一例由政府购买评估机构专业服务去对收养家庭进行评估。而此前,这一做法在安徽省是空白。

在社会事业改革的广阔土地上,我区深入推进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累计实施41个项目,其中引入专业机构进行婚姻家庭辅导、收养评估为全省首创,城乡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入选全省民生工程十大经验案例,全区4家公办养老机构全部完成社会化转型,实现公办民营,打造了机构养老的“庐阳模式”,并将在全市推广。政府购买服务的新模式甚至渗透到了社区文化、普法等服务中去。在2014年下半年,我区开始高起点打造的社会组织创新园,将为加快全区“枢纽型”社会组织建设,促进社会治理创新,加大区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能力等方面提供持续的支撑和保障。

为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充分发挥政府为民服务职能,我区社会事业改革深入到了教育、就业、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重要民生领域和关键环节。通过简政放权、购买公共服务等方式,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发挥社会组织的力量,共同推动社会事业发展,社会事业体制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逐日增加,公共服务水平日渐提升。

丰富产出满足文化需求

近年来,国学受到越来越多群众的追捧。鉴于此,我区大胆尝试,将农家书屋建到一家文化企业“秋浦书院”中,结合书院的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建立了国学农家书屋,使该书屋更具传统文化特色。书屋结合自身定期开展的“道德经读书会”、“南华经读书会”、“管子读书会”等诵读经典分享体会的读书活动,不仅接待了周边的群众,还接待了合肥其他市县区甚至外省、市的读者。

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性、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越是细微之处,越显其意义。

不久前,区文化馆从只有1500平方米的小场馆,升级为拥有3500平方米面积的大馆,为热爱文化艺术的群众提供了宽敞舒适的活动场地。现在,驻馆活动团队达到了18支,人数多达1500人,全年约有近10万人次在这里参加各种文艺活动。该馆专门设置的非遗展厅,让葛氏剪纸、庐阳花布、马派皮影、种子画、黄氏篾编、庐阳宫灯、石印制作、梅花针疚等省市级非遗项目更是在这里得到传承。同时,非遗传承人们也常来此义务传授技艺,让非遗文化生生不息。

2014年,我区完成9项文化体制改革目标任务:制定出台了《庐阳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意见》;推进全省首批“网络大院”示范小区建设工程,积极探索社区网络文化建设新模式;积极协助符合条件民营文化企业申报省、市各项文化产业奖扶政策,成功协助安徽万盛文化艺术演艺公司申报合肥市“借转补”项目资金;深入发掘合肥老城区民族、民间、民俗文化,坚持保护传承和合理开发相统一,全面推动城乡文明一体化建设,形成结对包联机制,充分发挥文明街道、社区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等。

今年,34项改加快探索实施,其中包括出台庐阳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好、带动性强的小微文化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构成崔岗完整的艺术交流活动及产业链,形成在诗歌、书画、陶艺、设计等艺术活动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文化圈子及社团等。

产业融合促进城乡一体

三十岗乡,面积仅32.4平方公里,拥有户籍人口1.41万人。 正是这样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乡镇,却由于其作为国家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它却注定了要走上不同一般的发展道路。

为保护生态环境和水源地,三十岗乡在近两年内关停了所有工业企业和养殖场,所付出的代价好似“壮士断臂”。然而随后这位壮士又 “如获新生”——三十岗乡在没有第二产业支撑的情况下,坚持以“一产三产化”为发展目标,使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实现了有效的循环互补。

“产业支撑、城市带动”,是我区在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全面深化改革的主题词。以现代观光体验农业为支撑,以休闲旅游文化产业为重点,以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为载体,通过做大做强,推动农村一、三产业融合发展,则是具体的举措。

截至目前,三十岗乡已成功引进桃蹊生态农业、森绿成刚生态园林、东华农业、闽翠堂等农林企业72家,实现农业投资3亿多元;建成设施农业基地2000亩、精品 苗木花卉和经果林基地10000亩、精品西瓜示范园和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3000亩,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转型。 2014年,三十岗乡共接待游客百万人次,实现年旅游收入8000万元。现在,三十岗乡旅游风景区概念性规划又正在精益求精地修订之中。

从城乡规划一体化,到城乡建设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庐阳将致力于率先在美好乡村建设、产业发展、城乡土地、公共服务、社会保障等重点领域的改革取得突破,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农村住宅小区化、农村服务社区化和农民生活市民化,着力打造全市乃至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典范。

中心城区,“核”心力量。现在,庐阳正在加快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进程中,在奋力向国际化都市中心城区的道路上,尊重实践、尊重创造、尊重开拓,越过藩篱探索,蹄疾步稳前行——攻克体制机制上的顽瘴,突破利益固化的痼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激发和凝聚社会创造力,为人民谋取福祉,我们永远在路上。

新闻推荐

培育“首善自觉”打造“品质庐阳”吴劲参加区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一组讨论

本报讯 1月13日上午,区委书记吴劲来到区政协科教文卫体委员会一组讨论现场参加讨论,重点听取委员们在科教文卫体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区领导谭峰、姚则邦、王翠英参加了讨论。发言中...

合肥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肥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热烈祝贺我区“两会”隆重召开勇于先行先试吹响改革号角激活品质庐阳发展“核”能量)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